《妇儿健康导刊》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3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维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潘锋??吴雅君
    2023, 2(4).
    [摘要](15) [HTML](0) [PDF 1.05 M](22)
    摘要:
    2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需科学治疗和持续性家庭照护
    潘锋
    2023, 2(4).
    [摘要](10) [HTML](0) [PDF 1.05 M](19)
    摘要:
    3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熊俊艳;梁燕兰;江玉华;戈水秀
    2023, 2(4):7-10+35.
    [摘要](9) [HTML](0) [PDF 1.27 M](1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检的GDM孕妇56例(GDM组)及正常孕妇116例(正常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三酰甘油(TG)水平、既往GDM史、早期空腹血糖≥5.1mmol/L、糖尿病家族史及孕12~20周接受个性化营养干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早期空腹血糖≥5.1mmol/L、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危险因素,孕12~20周接受个性化营养干预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期空腹血糖≥5.1mmol/L、TG、糖尿病家族史对GDM发病有显著影响,在孕12~20周接受个性化营养干预对预防GDM具有重要意义。
    4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布地奈德气管给药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的影响
    廖智行;饶红萍
    2023, 2(4):11-14.
    [摘要](7) [HTML](0) [PDF 1.18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布地奈德气管给药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合并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实验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呼吸机使用总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布地奈德气管内给药能够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改善肺部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水平、肥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朱晓志;徐贵菊
    2023, 2(4):15-18.
    [摘要](2) [HTML](0) [PDF 1.22 M](17)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肥胖者患者血糖水平、肥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GDM合并肥胖患者(观察组)及同期于日照市妇幼保健院查体的10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肥胖指标、新生儿与产妇妊娠结局,分析孕妇血糖水平、肥胖指标与新生儿及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内脏脂肪指数(VA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WC、HC、VAI与新生儿及产妇妊娠结局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合并肥胖患者的血糖水平、肥胖程度与妊娠不良结局呈正相关。
    6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研究进展
    贾乙乙;宫芳芳;李梦雅;严洁;王蓓
    2023, 2(4):19-22.
    [摘要](10) [HTML](0) [PDF 1.17 M](20)
    摘要: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约7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早期发现,预后较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好。手术是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临床早期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普遍良好,仅手术治疗就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能否保留卵巢存有争议。本文将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现状及争议进行阐述,并从肿瘤学角度和内分泌学角度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利弊。
    7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沈捷雯;徐文蓉;郭飞云
    2023, 2(4):23-26.
    [摘要](5) [HTML](0) [PDF 1.17 M](16)
    摘要:
    [摘要]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常见疾病,西医认为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微循环障碍有关。临床多采用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药物治疗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谨慎。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与六淫侵袭、起居失慎、情志损伤、房劳过度等有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中医多采用口服中药汤剂、针刺、推拿、中成药、穴位敷贴、穴位埋线、中药外敷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为达到标本兼治,常将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不仅增强治疗效果,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本文通过查阅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整理并归纳该疾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和中西医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8  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无瘤原则研究进展
    陈洁;胡新明;王琳丽;周洁莉
    2023, 2(4):27-30.
    [摘要](1) [HTML](0) [PDF 1.14 M](28)
    摘要:
    [摘要]子宫肌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治疗方案应统筹兼顾患者的临床症状、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生长等情况。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阴式手术、宫腔镜手术、经腹手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等。近年来,围绕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无瘤原则进一步贯彻落实。子宫肌瘤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无瘤原则在术前、术中、术后如何遵循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既有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有肌瘤个体化的影响。本文就子宫肌瘤几种微创手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无瘤原则对子宫肌瘤微创手术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9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慧;骆庆明
    2023, 2(4):31-35.
    [摘要](2) [HTML](0) [PDF 1.31 M](10)
    摘要: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占儿童白血病的15%~20%。尽管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儿童AML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提高了AML的疗效,为患儿带来生存获益。靶向药物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突变位点抑制剂,如FLT3和IDH抑制剂;第二类是信号通路抑制剂,如Bcl-2抑制剂;第三类是表观遗传学药物,如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本文就FLT3抑制剂、Bcl-2抑制剂及部分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儿童AML治疗选择的扩大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提供思路。
    10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研究进展
    姜兴元;徐哲;鄢程程
    2023, 2(4):36-39.
    [摘要](2) [HTML](0) [PDF 1.24 M](14)
    摘要:
    [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非典型病原微生物。世界各地均存在MP感染,且每隔数年出现一次流行。MP感染后可引起轻度或重症感染,导致肺内、外多系统出现并发症。儿童作为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局限性。动态监测各地区MP流行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耐药现状及原因,对预测流行趋势、预防MP感染大流行、降低我国MP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近年MP流行病学特点、MP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及耐药原因进行综述。
    11  钼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聂匆匆;吕卫民
    2023, 2(4):40-41+59.
    [摘要](7) [HTML](0) [PDF 1.14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钼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监利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乳腺钼靶检查的500例女性的影像资料,统计钼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检出率及BI-RADS分类情况。结果500例乳腺钼靶影像资料中,乳腺增生48例(9.6%)、钙化140例(28.0%)、结节104例(20.8%)、肿块52例(10.4%)。BI-RADS2类及2类以下共365例(73.0%),BI-RADS3类94例(18.8%),BI-RADS4类38例(7.6%),BI-RADS5类3例(0.6%)。结论:钼靶检查可作为乳腺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
    12  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刘红艳
    2023, 2(4):42-44.
    [摘要](0) [HTML](0) [PDF 1.16 M](18)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京东中美医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一阴道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漏诊和误诊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阴道超声,漏诊、误诊率低于阴道超声(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实施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不易漏诊、误诊,可辅助临床诊断。
    13  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牟瑞雪;向红;周慧丽
    2023, 2(4):45-47.
    [摘要](2) [HTML](0) [PDF 1.17 M](1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宫腔镜检查、阴道超声检查以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单独宫腔镜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阴道超声(P<0.05),而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宫腔镜、阴道超声(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的应用价值高于单独应用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并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可推广使用。
    14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夏明玉
    2023, 2(4):48-50.
    [摘要](1) [HTML](0) [PDF 1.16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邹平市焦桥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疑似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并比较两种疾病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子宫肌瘤46例、子宫腺肌病34例;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子宫肌瘤43例、子宫腺肌病31例,诊断符合率为93.48%、91.18%。两种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0.52±0.10)低于子宫腺肌病患者(0.76±0.14),子宫动脉搏动指数(1.56±0.22)高于子宫腺肌病患者(1.23±0.17)(P<0.05);而子宫动脉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显著,可对疾病进行有效鉴别,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15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主动监测与全程接种率的提高对策
    陈晓敏;缪辰昱;任俊红;凤尔翠;戴家振
    2023, 2(4):51-53.
    [摘要](3) [HTML](0) [PDF 1.21 M](16)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并调查未及时全程接种的原因。方法:选取2020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的1242名HPV疫苗受种者作为研究对象。主动监测接种不良反应,通过医疗信息系统查询未及时全程接种者,电话随访核实未继续接种的原因。结果1242名女性接种后30min内无局部和全身疑似不良反应,接种2周后局部反应常见为轻微酸胀、肿胀疼痛;全身反应有疲乏、头晕头痛。HPV疫苗接种后疑似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6%,严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0%。同年应完成全程接种的1758名受种女性中,有54名未完成全程接种,未及时全程接种率为3.07%。其中因学习和工作 忙而遗忘者占61.11%、因意外妊娠者占22.22%、因不能耐受接种不良反应及中途行腹部手术者占5.56%。结论:疫苗安全性是未及时全程接种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提醒后续接种时间、严格把握接种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利于提高全程接种率。
    16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任秀兰
    2023, 2(4):54-56.
    [摘要](2) [HTML](0) [PDF 1.19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选择威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水平、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E2、LH、FSH、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血脂水平。
    17  子宫腺肌症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
    遇红;高晓妮
    2023, 2(4):57-59.
    [摘要](0) [HTML](0) [PDF 1.25 M](14)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威海院区)治疗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组采用LTH治疗,腹腔镜下三角形子宫切除术(LDH)组采用LD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LDH,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8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
    董玉燕
    2023, 2(4):60-62.
    [摘要](0) [HTML](0) [PDF 1.19 M](2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效果佳,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19  阴道微生态变化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
    罗英华
    2023, 2(4):63-65.
    [摘要](2) [HTML](0) [PDF 1.26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变化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市昌平区霍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116例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16名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HPV-DNA检测及阴道微生态 检测,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乳酸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加德纳菌、白细胞酯酶阳性、唾液酸苷酶、阴道pH值≥4.6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P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HPV未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者的乳酸杆菌检出率低 于HPV未感染者,HPV感染者的加德纳菌、白细胞酯酶阳性、唾液酸苷酶、阴道pH值≥4.6检出率高于HPV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变化与HPV感染、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存在一定关系,阴道微生态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识别HPV感染、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20  腕踝针加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张莹莹
    2023, 2(4):66-68.
    [摘要](0) [HTML](0) [PDF 1.27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腕踝针加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乐昌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腕踝针加隔药饼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加隔药饼灸治疗PD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21  45例儿童肾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贺兼碧;王慧; 何柳静;黄芸;潘瑞英
    2023, 2(4):69-71+87.
    [摘要](1) [HTML](0) [PDF 1.43 M](1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45例儿童肾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5例肾脏穿刺活检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45例肾脏穿刺活检患儿中,男24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14∶1,发病年 龄以6~9岁多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24例(53.33%),其主要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肾病(MCD)8例(33.33%)、IgA肾病5例(20.83%)、足细胞病5例(20.8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D)21例(46.67%),其主要病理类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17例(80.95%)、狼疮性肾炎4例(19.05%);SGD年龄分布以6~9岁占比最高,病理类型在各年龄组中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D最主要的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16例(66.67%),其后依次为尿检异常、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炎综合征,其中肾病综合征患儿病理类型以MCD为主。结论本研究中儿童肾脏疾病的分类以PGD为主,MCD、IgA肾病及足细胞病是PGD的主 要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SGD中以HSPN发病率最高。积极行肾活检且早期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22  徐州市2020—2021年0~6岁儿童残疾及康复状况分析
    高瑜晨;窦云龙;雍曾花;李宣;陈丽;袁宝强
    2023, 2(4):72-74.
    [摘要](1) [HTML](0) [PDF 1.20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徐州市2020—2021年0~6岁儿童残疾及康复状况。方法:选取符合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的各类残疾评定标准,并以2020—2021年在徐州市(包括县区、乡镇)居住的0~6岁各类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向残疾儿童家长通过手机用问卷星app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4022份有效问卷报告。结果 :参与调查的残疾儿童中,5~6岁残疾儿童占比最高,达23.3%;残疾儿童主要位于农村,占52.9%,男童占比高达64.9%;首次发现异常的年龄多在1岁以下,占52.5%;开始康复年龄多在3岁以上,占57.2%。结论:徐州市0~6岁残疾儿童人数较多,应积极对父母进行宣教,并通过培训专业康复队伍与机构,进一步减少残疾儿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23  苏州地区新生儿TORCH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刘文亚;魏衍财;朱红胜;张慧
    2023, 2(4):75-77.
    [摘要](0) [HTML](0) [PDF 1.26 M](2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地区新生儿TORCH感染的血清学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85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7例,女928例。检测TORCH-IgM及TORCH-IgG抗体,分析新生儿血清TORCH抗体阳性结果。结果:CMV-IgM阳性 19例,阳性率为1.0%。无其他TORCH-IgM阳性。IgG检测中,CMV-IgG的阳性率(96.9%)最高,其次是RV-IgG(90.2%)、HSVⅠ-IgG(74.4%)。不同性别新生儿的TORCH-IgM、TORCH-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州地区新生儿TORCH感染主要以CMV感染为主。临床应加强新生儿TORCH筛查,为新生儿TORCH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24  新生儿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特点及风险因素分析
    刘艳丽;程雁
    2023, 2(4):78-80.
    [摘要](4) [HTML](0) [PDF 1.27 M](4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和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505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新生儿的住院时间>48h。其中男290例,女215例。收集患儿的基本信息及诊治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9例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7.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27.10,95%CI(2.28~321.83)]、出生体重等级[OR=2.16,95%CI(1.54~3.03)]、住院天数[OR=1.15,95%CI(1.09~1.21)],及采用机械通气[OR=2.55,95%CI(1.29~5.05)]为N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早产为首要危险因素。结论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早产、低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为NICU院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孕妇开展早产预防教育工作,降低早产率,加强早产儿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5  温肾促排方联合腔内理疗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
    毛旭华;毕旭东;姜雪洁;郭玉洁;邹伟伟;于源源
    2023, 2(4):81-84.
    [摘要](1) [HTML](0) [PDF 1.07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温肾促排方联合腔内理疗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和荣成市中医院就诊的60例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和来曲唑促排卵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促排方联合腔内理疗。比较两组扳机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占比、排卵率、妊娠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扳机日雌二醇(E2)、孕酮(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且观察组厚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A型子宫内膜占比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促排方联合腔内理疗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能有效改善血清E2、P及LH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占比,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26  PSG1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定位及表达意义
    刘顺华;丁坤;张涛
    2023, 2(4):85-87.
    [摘要](2) [HTML](0) [PDF 1.34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PSG1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潍坊市中医院产科诊断为子痫前期患者25例为子痫前期组,选取同期住院血压正常的孕产妇25例为正常妊娠组。获取两组的胎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PSG1进行细胞表达定位,采取qPCR方法分析PSG1mRNA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PSG1在胎盘滋养细胞中有表达,胞浆着色,且在合体滋养细胞中表达较强。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PSG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PSG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呈低表达,提示PSG1可在胎盘血管重铸中发挥作用。
    27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的价值
    曾晓琴
    2023, 2(4):88-90.
    [摘要](2) [HTML](0) [PDF 1.23 M](1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并观察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阴道分娩)和观察组(剖宫产),每组各40例。两组产妇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并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定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肌电、盆底肌压力、Ⅰ类盆底肌纤维肌力和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比较两组盆底肌功能。结果观察组的盆底肌肌电、盆底肌压力低于对照组,Ⅰ类盆底肌纤维肌力、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肌电、盆底肌压力、Ⅰ类盆底肌纤维肌力、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盆底肌力与产妇分娩方式具有相关性,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肌力较阴道分娩产妇强,经盆底康复治疗后,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肌力改善较为明显。
    28  孕期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许建坡
    2023, 2(4):91-93.
    [摘要](4) [HTML](0) [PDF 1.25 M](9)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孕期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 予孕期营养管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孕期体重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营养管理有利于孕期体重管理,能够调节血糖水平,降低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29  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李晨;陈江鸿
    2023, 2(4):94-96+102.
    [摘要](0) [HTML](0) [PDF 1.42 M](4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予以常规分娩管理,试验组予以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情况及 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率为3%(3/100),低于对照组的12%(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分娩结局总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陪产制与家庭化产房管理可缩短产程,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30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
    修瑞杰;杨红
    2023, 2(4):97-99.
    [摘要](2) [HTML](0) [PDF 1.29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四季青医院分娩的58例初产妇,采用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实施自然分娩,观察组(29例)实施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程、心理状况和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及转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应用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因分娩产生的不良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31  某院儿科发热门诊抗病毒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曲海菁;江军飞
    2023, 2(4):100-102.
    [摘要](2) [HTML](0) [PDF 1.25 M](13)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发热门诊抗病毒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儿科发热门诊的处方合格率,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医院信息系统调阅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儿科发热门诊处方,筛选使用抗病毒类药物的处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儿科发热门诊使用抗病毒类药 物处方共9363份,其中男童4947份,女童4416份。临床诊断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急性咽炎等。处方中西药主要为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中成药为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均次费用(94.1±73.7)元,用药金额最大的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结论儿科发热门诊患儿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总体规范,诊断与用药符合流感及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用药指南推荐,中成药在儿科抗病毒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2  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效果
    王明明;王娇娜;胡中岳
    2023, 2(4):103-105+121.
    [摘要](2) [HTML](0) [PDF 1.38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44例)与观察组(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44例)。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布地奈德与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值得借鉴。
    33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肺功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吴建潮
    2023, 2(4):106-108.
    [摘要](1) [HTML](0) [PDF 1.28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哮喘伴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儿中应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血清免疫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伴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予以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呼气峰流速、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伴随呼吸道病毒感染,可改善肺部功能和血清免疫指标水平。
    34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王冬雪
    2023, 2(4):109-111.
    [摘要](3) [HTML](0) [PDF 1.29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琼海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60名孕中期妊娠引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1组使用依沙吖啶,对照2组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观察组使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 酮与米索前列醇。比较三组引产效果、手术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三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宫率较对照1、2组低,观察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引产时间、术后出血天数短于对照1、2组,术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1、2组,胎盘残留率低于对照1、2组;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35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效果;安全性
    2023, 2(4):112-114.
    [摘要](2) [HTML](0) [PDF 1.29 M](1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淄博莲池妇婴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压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于稳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保障母胎安全有积极效果,治疗效果理想,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36  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效果
    杨金长;刘丽萍;魏慧萍
    2023, 2(4):115-117.
    [摘要](3) [HTML](0) [PDF 1.29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方案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龙川县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2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情况分为麦角新碱组、卡贝缩宫素组、联合组(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每组70例。比较三组产后2、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剖宫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麦角新碱组、卡贝缩宫素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主要为恶心、头痛症状,麦角新碱组为8.6%,主要为颜面潮红,卡贝缩宫素组为12.9%,主要为头痛、颜面潮红。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可对剖宫产术后出血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37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
    陈林翠
    2023, 2(4):118-121.
    [摘要](1) [HTML](0) [PDF 1.39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拉贝洛尔在妊娠高血压(PI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巴中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94例PI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贝洛尔,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胎盘早剥、剖宫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H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快速改善患者血压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38  肺力咳合剂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徐伟伟
    2023, 2(4):122-124.
    [摘要](3) [HTML](0) [PDF 1.31 M](17)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肺力咳合剂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炎症因子指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肺力咳合剂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9  阿奇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钟景奎;严龙华
    2023, 2(4):125-127.
    [摘要](1) [HTML](0) [PDF 1.32 M](3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疗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免疫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佳,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水平,值得推广。
    40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潘笑笑;卢丽玉;龚筱倩
    2023, 2(4):128-130.
    [摘要](2) [HTML](0) [PDF 1.32 M](2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小儿癫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1  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周爱武;凌晓红;陈珠
    2023, 2(4):131-133.
    [摘要](2) [HTML](0) [PDF 1.33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指标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i67的表达下调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可推广使用。
    42  基于达标理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婴儿抚触护理中的应用
    覃姗姗;陆彩纳;梁洁;梁华;朗秋燕;韦琴
    2023, 2(4):134-137.
    [摘要](4) [HTML](0) [PDF 1.51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婴儿抚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及父母为研究对象。自愿选择基于达标理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为观察组(30例),未选择该模式的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达标理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新生儿进行婴儿抚居家延续性护理。于新生儿出院7d、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新生儿父母进行婴儿抚触护理的依从性,两组新生儿1月龄、3月龄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新生儿出院7d,两组新生儿父母行抚触护理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院1、3个月,观察组新生儿父母行抚触护理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3月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达标理论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新生儿父母实施婴儿抚触的依从性,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
    43  团队认知护理在白血病患儿化疗过程中的应用
    漆楠楠;李文娇
    2023, 2(4):138-140+192.
    [摘要](1) [HTML](0) [PDF 1.48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团队认知护理在白血病患儿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团队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评分变化,两组干预期间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监护人焦虑程度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为(4.2±0.5)分,高于干预前的(2.1±0.1)分和干预后对照组的(3.3±0.3)分(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化疗不良反应中消化道不适、脱发、骨髓抑制及严重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2±6.1)分,高于对照组的(69.8±14.1)分(P<0.05)。监护人焦虑程度评分为(26.1±5.2)分,低于对照组的(32.2±3.7)分(P<0.05)。结论:针对白血病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团队认知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监护人焦虑程度。
    44  发展性照护模式下的多维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杜学秀
    2023, 2(4):141-143.
    [摘要](3) [HTML](0) [PDF 1.40 M](1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模式下的多维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发展性照护模式下 的多维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发展性照护模式下的多维护理可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45  整合式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艳;王军
    2023, 2(4):144-146.
    [摘要](3) [HTML](0) [PDF 1.11 M](16)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整合式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宫颈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落实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整合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生活态度、行为及社交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式心理护理用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能提升患者希望水平,使患者有较积极的心理状态、较高的生活质量。
    46  心理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丽
    2023, 2(4):147-149.
    [摘要](3) [HTML](0) [PDF 1.35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手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减少负面情绪。
    47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女性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黄秀芹
    2023, 2(4):150-152.
    [摘要](4) [HTML](0) [PDF 1.36 M](13)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女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行手术治疗的94例女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常规措施干预,研究组(n=47)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48  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陈淑伟
    2023, 2(4):153-155.
    [摘要](1) [HTML](0) [PDF 1.36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曲阜市人民医院产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主要包括血 压[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分、产后2h出血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BP及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围产期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临床。
    49  自护理能力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任孝举
    2023, 2(4):156-158.
    [摘要](2) [HTML](0) [PDF 1.41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自护理能力对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同时向其发放自护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分别对其自护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探讨低水平自护理能力患者(29例)、中等水平自护能力患者(46例)及高水平自护能力患者(25例)之间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低水平自护理能力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高于其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自护理能力与其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医护人员可借助强化患者自护理能力的方式,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50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鲍小岩
    2023, 2(4):159-161.
    [摘要](2) [HTML](0) [PDF 1.37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比较观察组(常规手术室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室护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51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
    赵娜
    2023, 2(4):162-164.
    [摘要](2) [HTML](0) [PDF 1.37 M](11)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在产房助产中应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菏泽市妇幼保健院的80例产妇(住院待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管理,观察组则应用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助产。比较两组的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 率和产程。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会阴裂伤情况轻于对照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助产中应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的效果理想,在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方面有积极作用,且可降低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的发生风险。
    52  医护一体化模式+多维康复护理模式在女性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张城城
    2023, 2(4):165-167.
    [摘要](5) [HTML](0) [PDF 1.44 M](14)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医护一体化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女性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方式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配合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患 者围手术期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记录两组的术后恢复用时,观察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开展医护一体化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53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刁淑华
    2023, 2(4):168-170.
    [摘要](2) [HTML](0) [PDF 1.40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北海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6例小儿疝气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4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赵怡;张燕
    2023, 2(4):171-173.
    [摘要](0) [HTML](0) [PDF 1.40 M](11)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妇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利用数字抽签方式将其分为A组(30例,普通护理干预)与B组(30例,普通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情绪状况。结果:护理后,B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A组,B组生活质量高于A组,B组的情绪评分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绪状况。
    55  优质护理下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产妇血糖、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虹人
    2023, 2(4):174-176.
    [摘要](2) [HTML](0) [PDF 1.40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下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产妇血糖、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产妇,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开展优质护理 下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各血糖指标、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产妇应用优质护理下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血糖、血压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56  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张霞
    2023, 2(4):177-179.
    [摘要](2) [HTML](0) [PDF 1.41 M](1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0月12日滨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泌乳功能、产后恶露量、护理满意度、 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价值高,可以提升纯母乳喂养率,对泌乳功能及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
    57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蔡瑾瑾
    2023, 2(4):180-182.
    [摘要](3) [HTML](0) [PDF 1.43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12月母婴同室病房产妇102例,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护理质量得分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病区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7.08%),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92.59%)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有 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改善护理服务效率、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8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冯翠
    2023, 2(4):183-185.
    [摘要](3) [HTML](0) [PDF 1.41 M](14)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救治中运用“三色”预警分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救治的76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三色”预警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救治效果、复发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惊厥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救治中运用“三色”预警分级护理模式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控制患儿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59  舒心护理在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
    汤敏
    2023, 2(4):186-188.
    [摘要](2) [HTML](0) [PDF 1.49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舒心护理在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86例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舒心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胸背部叩击振动排痰等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组的吼鸣、面赤或咳憋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心护理有利于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康复,可缓解家属焦虑状况。
    60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纤支镜下肺泡内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王平;王蕾
    2023, 2(4):189-192.
    [摘要](5) [HTML](0) [PDF 1.56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纤支镜下肺泡内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NP。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护理依从性、血气指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血气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模式有助于缩短重症肺炎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水平,提高患儿依从性与家属满意度。
    61  循证医学教育在中医儿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西峥;李敏;胡锦丽
    2023, 2(4):193-195.
    [摘要](6) [HTML](0) [PDF 1.37 M](13)
    摘要:
    [摘要]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儿科学教育中,通过多种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临床诊治疾病的思维模式。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高质量的儿科人才奠定基础。本文以提升规培医师的循证医学能力为目标,通过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助力规培医师培养效果的提升。
    62  医患沟通办公室参与妇科重大疑难手术二次术前谈话的实践
    杜丹丹
    2023, 2(4):196-198.
    [摘要](4) [HTML](0) [PDF 1.37 M](15)
    摘要:
    [摘要]妇科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沟通不充分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谈话是医方向患方说明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及替代方案等相关信息的手段,是患者实现知情同意、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医患沟通办公室参与妇科重大疑难手术的二次术前谈话可发挥在纠纷处理经验、法律知识、沟通技能方面的优势,弥补妇科医生在术前谈话中的不足,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创新性举措。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妇儿健康导刊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3584号-1;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