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健康导刊》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3年第2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睡眠障碍可影响儿童成长和发育
    潘锋
    2023, 2(3).
    [摘要](14) [HTML](0) [PDF 1.90 M](33)
    摘要:
    2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取得多项进展
    潘锋
    2023, 2(3).
    [摘要](13) [HTML](0) [PDF 1.14 M](23)
    摘要:
    3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EZH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慧聪;路会侠
    2023, 2(3):7-10.
    [摘要](18) [HTML](0) [PDF 1.16 M](23)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和可能的调节网络。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EZH2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预后情况;UALCAN数据库分析EZH2mRNA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分级、分期的关系;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EZH2表达对预后的影响;cBioPortal工具分析TCGA数据库中卵巢癌EZH2基因突变情况;STRING数据库进行GO聚类分析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仙桃生信工具分析EZH2在卵巢癌中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EZH2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除Ⅱ期卵巢癌患者EZH2表达量高于Ⅳ期的患者外(P<0.05),EZH2mRNA的表达量与卵巢癌的肿瘤分期及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EZH2mRNA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及进展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无进展生存期高度相关(P<0.01);在卵巢癌中EZH2基因改变频率为11%,EZH2基因改变对OS无影响(P=0.330);EZH2蛋白质相互作用共表达网络发现EZH2与HDAC1、HDAC2等蛋白质分子存在紧密联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EZH2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结论EZH2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并在卵巢癌的免疫浸润中起作用,可能参与调控卵巢的细胞周期,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4  山东肿足蕨对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作用的影响
    郝小翠;张华丽
    2023, 2(3):11-13.
    [摘要](13) [HTML](0) [PDF 1.22 M](22)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山东肿足蕨对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山东肿足蕨提取液作用于卵巢癌细胞CAOV-3,采用CCK-8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细胞活力,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密度。结果:用药24、48h后,山东肿足蕨对卵巢癌细胞CAOV-3增殖活性呈现抑制作用,48h抑制效果更显著,经显微镜观察大部分癌细胞形态发生皱缩并变长,部分细胞膜破裂坏死。结论:山东肿足蕨提取液能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经显微镜观察用药后细胞形态受到明显影响,部分细胞破裂严重,增殖速度也受到影响。提示山东肿足蕨提取液对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出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探索山东肿足蕨抗肿瘤提供了研究基础。
    5  ACS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影响与机制研究
    许睿;钱军;殷发祥;朱超;谢强;郭晨旭;储云绵
    2023, 2(3):14-16+20.
    [摘要](8) [HTML](0) [PDF 1.37 M](23)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影响与机制。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21年10月至12月行乳腺癌根治手术获取的新鲜组织15例,qRT-PCR测定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ACSL1mRNA表达差别,通过siRNA转染敲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ACSL1蛋白表达量,利用Westernblot验明敲低效率。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ACSL1表达后MDA-MB-231细胞侵袭变化;采用Westernblot测定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CSL1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0.05)。敲低MDA-MB-231细胞ACSL1表达量后,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且敲低ACSL1蛋白的乳腺癌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ACSL1在乳腺癌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且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变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
    6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研究现状
    於桃;彭子军;邓俊耀
    2023, 2(3):17-20.
    [摘要](10) [HTML](0) [PDF 1.17 M](24)
    摘要:
    [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研究与肿瘤易感性关系、识别肿瘤高危人群、寻找肿瘤分子遗传标志物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大量SPNs与乳腺癌发生相关,SNPs位点大多分布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本文阐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候选基因关联研究、非编码基因的SNPs研究所发现的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的SNPs位点现状及筛查SNPs的应用价值,并对SNPs在乳腺癌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7  Ⅰ型子宫内膜癌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药物治疗进展
    刘晓凤;綦惠娟
    2023, 2(3):21-24.
    [摘要](14) [HTML](0) [PDF 1.18 M](22)
    摘要: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其病因尚未明确,危险因素众多,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大多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而与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通过药物干预肥胖、糖脂代谢途径治疗子宫内膜癌是当前研究热点。传统的“二分类法”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其中Ⅰ型子宫内膜癌较为常见,占75%左右。本文就Ⅰ型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对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8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巨春娜
    2023, 2(3):25-27.
    [摘要](11) [HTML](0) [PDF 1.24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查,比较各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情况。结果病理结果确诊23例异位妊娠、30例急性盆腔炎、1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5例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及9例黄体破裂。腹部超声疾病诊断符合率为86.67%(78/90),阴道超声疾病诊断符合率为88.89%(80/90),而联合超声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8.89%(89/90)。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更佳,且能够有效对各病因的急腹症进行准确鉴别,值得临床推广。
    9  超声检查在阴道不规则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何媛媛
    2023, 2(3):28-30.
    [摘要](10) [HTML](0) [PDF 1.13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阴道不规则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泰安市立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70例患者中,20例宫内节育器移位,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24例异位妊娠,15例宫腔内占位病变,11例子 宫内膜息肉样增生。超声检查诊断23例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5.83%(23/24),误诊1例盆腔炎性包块;诊断14例宫腔内占位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33%(14/15),误诊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9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诊断符合率为81.82%(9/11),误诊1例不全流产、1例先兆流产。结论: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采取超声检查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同时可获得特征鲜明的超声影像,操作简单方便,医疗成本低,可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诊断方式,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10  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督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沈捷雯;徐文蓉;郭飞云
    2023, 2(3):31-33+49.
    [摘要](6) [HTML](0) [PDF 1.34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督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诊疗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灸药组,每组30例。灸药组给予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督灸贴治疗,中药组给予加味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疼痛程度、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灸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中药组的66.67%(P<0.05)。灸药组治疗后及3个月后随访的痛经症状、中医证候评分低于中药组(P<0.05)。灸药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督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对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1  两种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韩阁;谢艳艳;李岑;何素丽;孙玉洁
    2023, 2(3):34-36.
    [摘要](11) [HTML](0) [PDF 1.23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前肠道准备在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8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凌晨禁食组、乳果糖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术前不适症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术后补液时间等。结果:乳果糖组的术前恶心呕吐、夜间饥饿痛发生率高于凌晨禁食组(P<0.05)。乳果糖组的术中出血量[(41.83±18.64)ml]多于凌晨禁食组[(33.42±19.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果糖组的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发生率(28.3%、16.7%)高于凌晨禁食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会明显增加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而是否在术前行肠道准备不影响术后恢复情况。无盆腔重度粘连患者可不进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
    12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
    李妺
    2023, 2(3):37-39.
    [摘要](3) [HTML](0) [PDF 1.21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研究组(60例)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病灶切除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13.35±1.21)min、(26.26±2.47)d]短于对照组[(27.42±2.25)min、(36.74±3.40)d],术中出血量[(13.73±1.57)ml]少于对照组[(29.47±2.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锥切面积[(4.17±1.18)cm2]小于对照组[(5.14±1.42)cm2],椎体高度[(1.35±0.41)cm]低于对照组[(2.23±0.5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且锥切面积较小,椎体高度较低,对患者创伤更小,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及身心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3  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占位伴异常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
    王春哓;闫海龙
    2023, 2(3):40-42.
    [摘要](18) [HTML](0) [PDF 1.29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占位伴异常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宫腔占位伴异常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宫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宫腔占位伴异常出血疾病可首选宫腔镜手术方案,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性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14  心电图引导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法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章满花;周文俊;许文霖;陈凯婷;卢晓燕;唐文燕
    2023, 2(3):43-46.
    [摘要](8) [HTML](0) [PDF 1.38 M](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引导下脐静脉置管(UVC)法在早产儿UV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心电图引导下新生儿UVC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比较两组UVC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UVC1次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前和置管时的血氧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在UVC操作时及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引导下新生儿UVC法在早产儿UVC中,能有效地提高脐静脉导管置管的成功率,有利于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降低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延长患儿置管后的留置时间。
    15  不同体位鼻饲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南石妹;聂莉莉;曾香连;黄红敏;邱建武;刁诗光;刘晓燕
    2023, 2(3):47-49.
    [摘要](4) [HTML](0) [PDF 1.22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应用不同体位鼻饲喂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鼻饲喂养体位分为左侧卧位组、右侧卧位组、俯卧位组,每组各65例。比较三组的生长发育和喂养情况。结果俯卧位组头围、身高、体重增长均大于左侧卧位组与右侧卧位组,俯卧位组腹胀、胃残奶、呕吐及血氧下降次数均少于左侧卧位组与右侧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俯卧位鼻饲喂养可促进身高、体重增长,避免腹胀、胃残奶、呕吐及血氧浓度下降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16  新生儿生后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荣
    2023, 2(3):50-52.
    [摘要](9) [HTML](0) [PDF 1.24 M](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且接受生后72h甲状腺功能检查的10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良好,观察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妇生活习惯、妊娠期合并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疾病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期合并甲状腺疾病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因素较多,针对不同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增强孕产期的早期预防和保健,减少超产期和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筛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7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3例报告
    张素芳;林霞;张燕丽;党伟
    2023, 2(3):53-55.
    [摘要](15) [HTML](0) [PDF 1.23 M](8)
    摘要:
    [摘要]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属于尿素循环障碍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高氨血症及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酶活性的缺失程度及血氨水平有关,轻症可表现为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重症则可出现脑疝甚至死亡。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本文分析3例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的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以利于临床医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成功率。
    18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张静;邵秀玲;耿立建
    2023, 2(3):56-59.
    [摘要](9) [HTML](0) [PDF 1.27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室收治的90例NR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对照组A(NCPAP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B(PS治疗)、 研究组C(NCPAP联合PS治疗),每组3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1h后、治疗24h后三组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1h后三组的pH、PaCO2、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PS联合NCPAP治疗NRDS,可于治疗黄金期(治疗1h后)改善患儿的氧合,为各脏器的血流灌注赢得宝贵时间,值得新生儿科医师借鉴。
    19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姝;谭举方;杨龙
    2023, 2(3):60-62.
    [摘要](3) [HTML](0) [PDF 1.28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诊治的96例患有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和96例非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窘迫、Apgar评分、应用机械通气、剖宫产、Ⅱ型呼吸衰竭、碱剩余、氧分压、肺炎、气胸均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监测及防治措施。
    20  三拗汤合止嗽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罗琼;孙莉芳;陈光权;颜学珺;段年军;吕韬韬
    2023, 2(3):63-65.
    [摘要](11) [HTML](0) [PDF 1.27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三拗汤合止嗽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拗汤合止嗽散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肺炎患儿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借鉴。
    21  怀柔区3~5岁儿童身高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孙香梅
    2023, 2(3):66-68+75.
    [摘要](4) [HTML](0) [PDF 1.43 M](8)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3~5岁学龄前儿童身高发育状况及遗传潜能发挥情况,分析影响身高遗传潜能发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至6月北京市怀柔区9所幼儿园的3~5岁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以1岁为间隔分为3个年龄组。对儿童进行身高测量并由家长完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影响身高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调查共纳入792例儿童,其平均身高均高于全国参考标准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儿童身高遗传潜能发挥欠佳,其中城区儿童占比最多,山区最少。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出生体重、食欲好、父亲身高有利于身高遗传潜能发挥。父亲身高每增加1cm,儿童有1.065倍的可能性成为身高较高儿童(P<0.05)。结论:北京市怀柔区学龄前儿童身高水平高于全国参考标准值水平。身高遗传潜能发挥欠佳儿童为233例,接近1/3,需改善影响身高发育的不利因素。山区儿童身高遗传潜能发挥相对良好,而城区儿童相对欠佳。应从孕期开始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加强儿童营养,动态监测身高。
    22  小儿磁性消化道异物手术治疗5例
    王树海
    2023, 2(3):69-71.
    [摘要](4) [HTML](0) [PDF 1.54 M](7)
    摘要:
    [摘要]近年来,随着巴克球玩具越来越多,小儿误食巴克球导致消化道异物病例占比逐渐升高。巴克球的强磁性可导致胃肠道受压缺血、坏死、穿孔,肠瘘继发肠粘连,可危及生命。患儿发病时间、误吞数量、方式、就诊时间差异明显,且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报道及治疗经验不多。对此类病例的手术治疗逐渐形成共识。治疗的个体化需求明显,需从患儿年龄、吞入方式、磁性消化道异物数量、部位、时间、腹部症状等综合考量,决定手术探查时机。手术可采用腹腔镜或常规剖腹手术方式。需探查全部消化道,视腹腔情况决定行单纯修补、部分肠切除吻合或松解粘连等。小儿磁性消化道异物的预防,需广泛社会宣传,提高家长及相关机构对磁性玩具危害的认识,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控制接触此类玩具儿童的年龄,从源头上减少此类疾病发生。
    23  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吴胜岩
    2023, 2(3):72-75.
    [摘要](4) [HTML](0) [PDF 1.34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治疗的60例小儿CH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对照组采取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 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呼吸功能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胸腔引流量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低心排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4d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小儿CHD临床效果明显,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避免肺功能损伤。
    24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相关性分析
    欧庆新
    2023, 2(3):76-78.
    [摘要](18) [HTML](0) [PDF 1.27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IM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儿肝功能有无损害分为损害组(n=39)和无损害组(n=57)。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D4+、CD8+、CD19+水平及CD4+/CD8+。结果:肝功能损害组患儿IgA、IgG、IgM、CD8+水平均高于无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组CD4+、CD19+水平、CD4+/CD8+低于无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患儿肝功能损害与IgA、IgG、IgM、CD8+水平存在正相关性,与CD4+、CD19+、CD4+/CD8+存在负相关性(P<0.001)。结论IM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对患儿进行早期病情分析,开展免疫功能调节治疗和肝脏功能保护,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
    25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张东亮
    2023, 2(3):79-81.
    [摘要](6) [HTML](0) [PDF 1.30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开腹式手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指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d、3d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 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较开腹式手术更好,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轻,并发症发生率低。
    26  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官冰
    2023, 2(3):82-84.
    [摘要](4) [HTML](0) [PDF 1.29 M](11)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纵切U形卷管Snodgrass手术,观察组行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 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失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手术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U形卷管法尿道成形术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疗效理想,可减少手术失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7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认知康复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王莉
    2023, 2(3):85-88.
    [摘要](2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7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语言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34例)给予语言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重复颅磁刺激。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智能发育商、语言发育商,同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智能发育商、语言发育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认知康复训练,可增进语言发育商及智能发育商,提高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强化治疗效果。
    28  高龄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
    田丽君;石郑阳;郝金奇;余艳琴;石继海
    2023, 2(3):89-91.
    [摘要](9) [HTML](0) [PDF 1.42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建档、产检及分娩的807例产妇临床资料,按年龄进行分组,年龄≥35岁产妇为高龄组(n=50),年龄20~30岁产妇为低龄组(n=757)。回顾性分析高龄产妇与妊娠结局 的关系。结果:高龄组的孕前体重指数高于低龄组(P<0.05)。高龄组的剖宫产率高于低龄组(P<0.05)。高龄组的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为24.0%,高于低龄组的12.3%,是低龄组的2.25倍[OR=2.250(1.137,4.470)]。两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易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围产儿死亡。可通过加强孕期宣教、围生期保健、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加强分娩监护、适当调整剖宫产指征等提高分娩质量。
    29  1例妊娠合并精神障碍多部门协作管理
    顾婷婷;关蔚
    2023, 2(3):92-94.
    [摘要](3) [HTML](0) [PDF 1.36 M](7)
    摘要:
    [摘要]本文通过1例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成功干预案例,总结管理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应建立社会各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加强孕前保健和孕产期健康管理,重点关注基础疾病的持续治疗,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共同保障特殊孕产妇健康和母婴安全。
    30  伙伴式导乐助产+无痛分娩对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的影响
    马芳晓
    2023, 2(3):95-97.
    [摘要](6) [HTML](0) [PDF 1.39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伙伴式导乐助产+无痛分娩对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分娩的9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无痛分娩)与研究组(n=49,伙伴式导乐助产+无痛分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情绪 及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伙伴式导乐助产+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增强自我效能感,调节不良情绪。
    31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
    许建坡
    2023, 2(3):98-100.
    [摘要](5) [HTML](0) [PDF 1.32 M](7)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服药治疗,观察组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清蛋白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蛋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确切。
    32  产科门诊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在判断围生儿结局中的价值
    施恩秀;洪锦秀;徐玉英
    2023, 2(3):101-104+123.
    [摘要](7) [HTML](0) [PDF 1.59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门诊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与脐血流测定对胎儿窘迫及围生儿结局的判断价值,以降低围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5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收治的27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实施NST、脐动脉(UA)收缩期与舒张期末期血流速比(S/D)测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A组(反应型NST,UA-S/D值<3,n=2310例)、B组(无反应型NST,UA-S/D值<3,n=171例)、C组(反应型NST,UA-S/D值≥3,n=117例)、D组(无反应型NST,UA-S/D值≥3,n=102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胎儿窘迫、围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窒息、羊水浑浊、围生儿死亡)、剖宫产的预测价值。结果D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中,0~3分与4~7分比例高于其他三组(P<0.05);D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A组、B组、C组(P<0.05),且D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A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D组的新生儿窒息、羊水浑浊、围生儿死亡、剖宫产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无反应型NST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反应型N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型NST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浑浊、围生儿死亡、剖宫产率低于无反应型NST(P<0.05)。UA-S/D值≥3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UA-S/D值<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S/D值<3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浑浊、围生儿死亡、剖宫产率低于UA-S/D值≥3(P<0.05)。结论:实施NST、UA-S/D值检测对胎儿窘迫及围生儿不良预后结局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窘迫预测率,及早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33  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董文菊
    2023, 2(3):105-107.
    [摘要](3) [HTML](0) [PDF 1.35 M](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病持续时间≥3h、胎盘后壁、宫缩乏力、早产、子痫前期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盘后壁、宫缩乏力、早产、发病持续时间≥3h、子痫前期(P<0.05)。结论:胎盘早剥会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发病持续时间≥3h、胎盘后壁、宫缩乏力、早产、子痫前期为危险因素,临床中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订并实施针对性预防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风险,提高分娩安全性,保障母婴安全。
    34  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的应用
    赵健;浦秦华;耿佳财
    2023, 2(3):108-110.
    [摘要](4) [HTML](0) [PDF 1.32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NICOM)在重症监护室(ICU)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6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1例重度子痫前期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NICOM分为两组,对照组(n=14)采用传统保守治疗,实验组(n=1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NICOM。比较两组的术后24h补液量、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发生率及住ICU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24h的补液量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OM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术后患者中,能降低24h补液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
    35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肖莉;崔静
    2023, 2(3):111-113.
    [摘要](4) [HTML](0) [PDF 1.43 M](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12月临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硫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较单纯利用硫酸镁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36  1例卵巢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肿瘤及抗凝方案调整的药学监护
    唐平秀
    2023, 2(3):114-116.
    [摘要](10) [HTML](0) [PDF 1.34 M](8)
    摘要:
    [摘要]临床药师参与1例卵巢癌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肿瘤和抗凝治疗过程,通过分析总结患者的疾病情况,将其与具体治疗药物的作用特点相结合,最终与医生共同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抗肿瘤治疗方案和抗凝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全程化的药学监护。
    37  克霉唑阴道泡腾片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慧
    2023, 2(3):117-119.
    [摘要](23) [HTML](0) [PDF 1.35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泡腾片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招远市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收治的9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霉唑阴道泡腾片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3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泡腾片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38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效果
    邹兴勤
    2023, 2(3):120-123.
    [摘要](4) [HTML](0) [PDF 1.45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用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实施。
    39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张廷敏;张延志;张琴
    2023, 2(3):124-126+139.
    [摘要](6) [HTML](0) [PDF 1.48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雌二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低于参照组,且盆腔包块直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可调节异位妊娠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HCG,缩小包块直径,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效果。
    40  右旋糖酐铁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杨强
    2023, 2(3):127-129.
    [摘要](19) [HTML](0) [PDF 1.39 M](1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科治疗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使用右旋糖酐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红细胞、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血液中的铁含量及Hb水平,且具有安全性。
    41  健脾益气防感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杨涛;孙宁
    2023, 2(3):130-132.
    [摘要](8) [HTML](0) [PDF 1.40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气防感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淄博市周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防感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防感汤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可推广使用。
    42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门诊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刘海艳
    2023, 2(3):133-135.
    [摘要](8) [HTML](0) [PDF 1.38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门诊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泗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状态积分、食欲积分、腹泻症状积分、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精神状态积分、食欲积分、腹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确切,可缓解腹泻,改善食欲和精神状况。
    43  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王玲玲
    2023, 2(3):136-139.
    [摘要](3) [HTML](0) [PDF 1.45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2例儿科住院病例资料,统计患儿的个人信息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注射用拉氧头孢钠(348例)是患儿住院期间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占比42.13%。抗菌药物单一用药698例,二联用药64例。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63例,占比8.27%;其中给药疗程不合理29例,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18例,选用药物不适宜10例,联合用药不适宜6例。结论儿科住院患儿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这与儿童疾病的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现象,临床需提高警惕,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44  陪伴护理在舒适化快速康复流程下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周莉萍;李晓;王海琳;郭平平
    2023, 2(3):140-142.
    [摘要](8) [HTML](0) [PDF 1.50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陪伴护理在舒适化快速康复流程下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患儿术前半小时均用盐酸丁卡因凝胶涂抹阴茎,在环切器辅助下切除包皮,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d后拆除敷料,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浸泡阴茎。治疗组采用陪伴护理,出院后以微信为交流工具随时与患儿及亲属沟通,答疑解惑,指导康复;对照组采用传统预约面诊方式。观察术后依从性、疼痛、渗液、水肿、排尿等情况,调查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依从性、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陪伴护理模式,充分发挥微信的作用,与患儿亲属随时沟通、了解病情、答疑解惑,指导术后护理,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儿亲属满意度。
    45  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
    闫秀慧
    2023, 2(3):143-145.
    [摘要](4) [HTML](0) [PDF 1.40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遴选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优化妊娠结局,建议临床借鉴。
    46  中医贴敷穴位在产后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宗玲
    2023, 2(3):146-148.
    [摘要](14) [HTML](0) [PDF 1.40 M](8)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贴敷穴位在产后宫缩痛、尿潴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在2022年3月至9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接受中医贴敷穴位与常规产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宫缩痛疼痛等级和30、45、50min的排尿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整体疼痛等级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排尿情况比对照组恢复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进行中医贴敷穴位,可以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促进产后尿潴留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自主排尿,有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值得应用于产后宫缩痛、尿潴留的护理。
    47  精细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后康复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魏庆丽
    2023, 2(3):149-151.
    [摘要](4) [HTML](0) [PDF 1.48 M](7)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后精细化护理对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济宁市兖州区新驿中心卫生院进行剖宫产的80例孕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方法,能增强产妇术后的恢复作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行与使用。
    48  急诊护士护患沟通技巧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
    王芳
    2023, 2(3):152-154.
    [摘要](6) [HTML](0) [PDF 1.47 M](1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在急救妇科急腹症患者期间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急诊收治9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模式护理,观察组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开展急诊护理,比较 两组的分诊、确诊、手术准备及观察时间。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的分诊、确诊、手术准备及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急诊护理服务各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在急救妇科急腹症患者期间运用护患沟通技巧便于更准确地掌握患者病情,缩短急救各环节用时,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49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漆楠楠
    2023, 2(3):155-157.
    [摘要](4) [HTML](0) [PDF 1.44 M](3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住院时间,干预期间依从性、干预前后监护人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8±5.7)分,高于对照组的(79.5±12.4)分,总住院时间为(6.5±1.4)d,短于对照组的(8.5±2.0)d;观察组干预期间紧张恐惧、哭闹踢打及严重抗拒无法配合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监护人焦虑评分为(15.4±3.9)分,低于对照组的(20.8±5.6)分,且低于本组干预前的(33.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监护人的焦虑情绪。
    50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30 min对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刘菲菲
    2023, 2(3):158-160.
    [摘要](4) [HTML](0) [PDF 1.42 M](1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30min对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产儿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30min,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出生后15min、30min、1h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测量工具分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早产儿出生后第4、10、14天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30min,能够有效稳定早产儿黄金小时体温,提高母乳喂养率。
    51  一例新生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护理
    郭金金;朱莉莉;刘淼
    2023, 2(3):161-163.
    [摘要](4) [HTML](0) [PDF 1.48 M](9)
    摘要:
    [摘要]本文报道一例新生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护理,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细菌性脑膜炎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可能会导致出现脑神经不可逆损伤、功能性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休克或死亡等。为预防患儿出现后遗症并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效果,还需采取更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新生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住院时间长,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需为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开展正确有效的疼痛护理,并将疼痛护理贯穿到整个护理中,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对患儿后续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52  舒适护理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
    孔芬;张文达
    2023, 2(3):164-166.
    [摘要](7) [HTML](0) [PDF 1.43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开展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的 60 例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选择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各项评分(如舒适度和心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舒适度,使其心理得到改善,对护理服务更感满意。
    53  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胎膜早破孕产妇院前急救心理及疼痛的影响
    谈欢
    2023, 2(3):167-169.
    [摘要](3) [HTML](0) [PDF 1.50 M](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胎膜早破孕产妇院前急救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江阴市急救中心收治的66例重症胎膜早破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经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胎膜早破孕产妇院前急救期间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54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殷艳;刘秀琴;王单单
    2023, 2(3):170-172.
    [摘要](7) [HTML](0) [PDF 1.43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扬州友好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开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可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推广使用。
    55  “互联网+”远程护理支持对输液港化疗妇科肿瘤患者非治疗期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俞菁
    2023, 2(3):173-176.
    [摘要](3) [HTML](0) [PDF 1.57 M](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远程护理支持对输液港化疗妇科肿瘤患者非治疗期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行输液港化疗治疗的6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实施“互 联网+”远程护理支持,3个月后比较两组非治疗期的自我管理总评分、生存质量总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总评分、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远程护理支持可提升输液港化疗妇科肿瘤患者非治疗期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并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56  基于省级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绩效精细化管理“绩点制”指标探索
    王怡;曲永胜
    2023, 2(3):177-179.
    [摘要](5) [HTML](0) [PDF 1.43 M](12)
    摘要:
    [摘要]本文以某省级三甲妇幼保健院为例,探索出一条以医院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绩效评价为核心的医院精细化管理路径,研究建立标准化管理下的医院质量绩效考核评价,讨论实现以医务人员劳动价值评价为基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背景下结合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推进分级诊疗、规范临床路径、优化病种结构、提升诊疗技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病组费用、提高医护床位占比与效益、控制人工成本、降低药耗比、落实定岗定编、规范病案管理等一系列以质量考核为导向优化效率、质量、成本的医院质量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57  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策略分析
    周丽清
    2023, 2(3):180-182.
    [摘要](3) [HTML](0) [PDF 1.46 M](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院内公共卫生管理各项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满意度及管理质量。结果:院内公共卫生管理问题共34项,其中基本公卫项目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占比最高(24.00%),妇幼保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占比最低(8.00%)。实施后管理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实施前的76.00%(P<0.05)。实施后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问题中,基本公卫项目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及设备简陋、工作效率低占比较高。拟定相关管理策略,可提升管理满意度和管理质量。
    58  0~3岁婴幼儿医-托育一体化模式刍议
    邓丹青;殷安康;范健
    2023, 2(3):183-186.
    [摘要](5) [HTML](0) [PDF 1.60 M](9)
    摘要: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婴幼儿托育照护支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低生育率现象得到广泛关注,0~3岁婴幼儿托育问题是托育服务的痛点和难点,也是目前低生育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指明方向。0~3岁托育阶段以照护为主,具有特殊性,对安全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但目前托育市场缺乏标准,良莠不齐,存在安全隐患。解决这一问题需创新模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托育服务,多方合作,明确责任,发挥优势。0~3岁托育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服务、区位、公立公益、医疗技术、相互支持、安全等多项优势,可派出医生和护士参与托育工作,承担医方责任,以确保质量和安全,有助于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59  妇幼讲堂在公立医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
    孔星星;沈嵘
    2023, 2(3):187-189+198.
    [摘要](3) [HTML](0) [PDF 1.60 M](12)
    摘要:
    [摘要]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育实践中,仍存在抓得不够实、结合不紧密、特色不明显、成效不突出等现象。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借助妇幼讲堂这一载体,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合点,深挖做精做细,总结方法和经验,不断探索具有公立医院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60  基于中医儿科病案视频库的情景体验教学模式探索
    周义山;吴玲珺;李鹤仙
    2023, 2(3):190-192.
    [摘要](4) [HTML](0) [PDF 1.51 M](11)
    摘要:
    [摘要]中医儿科病案视频库的情景体验教学模式是将中医儿科常见典型疾病或传染性疾病通过提前病案库形式录制,对疾病的发生、传变、转归等进行有效视频记录并运用于临床教学,对现有中医儿科教学方案进行有效补充,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或因各种原因不能现场实习而产生对疾病掌握不足的能力。本文探讨该教学模式的使用场景,为中医儿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61  慕课堂联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妇科肿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孙聪聪;刘淑芳;张小雪;万金良
    2023, 2(3):193-195.
    [摘要](9) [HTML](0) [PDF 1.55 M](9)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慕课堂与线下教学联合的教学模式在妇科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2018级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1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56名和对照组58名。研究组采用慕课堂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线下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气氛、课后知识测评成绩和满意度调查问卷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课堂纪律好于对照组、课堂氛围活跃。研究组课后知识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慕课堂与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结论慕课堂联合线下教学模式适应当前医学教学形势,能有效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提高教学质量。
    62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冯尚梅
    2023, 2(3):196-198.
    [摘要](20) [HTML](0) [PDF 1.49 M](1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量不足的原因,研究合理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出生且在预防接种室接受疾病筛查2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采血不足的新生儿128例,分析采血量不足原因,制订相应对策。结果影响新生儿采血量不足因素包括采血时机、采血 环境、采血位置、采血体位、采血温度(P<0.05)。结论采血量不足在新生儿采血过程中较常见,临床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可有效改善此种情况。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妇儿健康导刊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3584号-1;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