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健康导刊》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3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耳郭再造 为儿童青少年重塑美丽人生—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主任张天宇教授
    潘锋
    2023, 2(2):1-4.
    [摘要](23) [HTML](0) [PDF 1.21 M](55)
    摘要:
    2  基因测序助力危重新生儿遗传性疾病早诊早治
    潘锋
    2023, 2(2):5-6.
    [摘要](14) [HTML](0) [PDF 1.06 M](52)
    摘要:
    3  瘢痕子宫患者选择性单胚胎移植中胚胎级别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宛颖;张向阳;宋文妍
    2023, 2(2):7-12.
    [摘要](27) [HTML](0) [PDF 1.16 M](4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eSET)时胚胎级别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助孕治疗且在新鲜周期行eSET的883例瘢痕子宫患者的资料。首先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Ⅰ组,年龄<35岁;Ⅱ组,35~38岁),再根据移植胚胎的发育天数(D3、D5)及评分,进一步分为四个亚组:D3优质与非优质卵裂期胚胎亚组(D3A亚组、D3B亚组)和D5优质与非优质囊胚亚组(D5A亚组、D5B亚组)。在两个年龄组中,分别比较各亚组的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Ⅰ组中,D5A、D5B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D3A及D3B亚组(P<0.001)。Ⅱ组中,D5A亚组的临床妊娠率[63.2%(48/76)]及活产率[56.6%(43/76)]最高;而D5B亚组与D3A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龄组中,D3B亚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最低。各亚组的新生儿结局,包括出生孕龄、早产率、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率及巨大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Ⅰ组中各亚组与D3A亚组比较,D3B亚组的临床妊娠率降低(P=0.003),而D5A亚组和D5B亚组的临床妊娠率升高(P<0.001,P=0.018);Ⅱ组中,与D3A亚组比较,仅D3B、D5A亚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在新鲜周期行eSET时,D5囊胚的妊娠结局优于D3卵裂期胚胎,而不同级别胚胎的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
    4  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父亲对袋鼠式护理的认知和参与意愿调查
    甘雨霞;李秀儒;吴琪;方慧苹;左晶晶
    2023, 2(2):13-16.
    [摘要](39) [HTML](0) [PDF 1.26 M](7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父亲对袋鼠式护理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为父亲袋鼠式护理实施、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224名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父亲进行袋鼠式护理意愿调查。结果共发放224份调查表,回收率为100%,其中有82名听说过袋鼠式护理,136名从未听说过。202名新生儿父亲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袋鼠式护理,并愿意参与,但存在一些顾虑,其中以新生儿安全问题为主要顾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听说过袋鼠式护理的新生儿父亲更愿意参与(P<0.05)。结论新生儿父亲对袋鼠式护理了解程度较低,大部分愿意实施,但存在一些顾虑。医院需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各项制度、人员及设施建设,以提升新生儿父亲参与意愿。
    5  母乳喂养与乳腺癌病因分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崔明秀;徐扬
    2023, 2(2):17-20.
    [摘要](26) [HTML](0) [PDF 1.14 M](46)
    摘要:
    [摘要]乳腺癌可按照雌激素受体的状态进行分类,通过基因表达和免疫组化分为5种不同亚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阳性、基底细胞型和三阴性。上述五种或更多乳腺癌亚型分类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和结局有重要意义。按照ER+和ER-对乳腺癌病因进行分型在患癌风险因素的研究中更为合适。母乳喂养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女性良好的自我健康保护措施。本文就有关母乳喂养与乳腺癌病因分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6  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徐洁莹;赵淑华
    2023, 2(2):21-24.
    [摘要](42) [HTML](0) [PDF 1.18 M](46)
    摘要:
    [摘要]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随着医疗技术与围产期护理水平的不断完善提高,MAS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及资源匮乏地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较高。为减少新生儿死亡、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务人员救治新生儿疾病的能力和水平,仍需对MAS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MAS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7  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儿童的系统综述
    李月仙;高晶
    2023, 2(2):25-28.
    [摘要](61) [HTML](0) [PDF 1.29 M](37)
    摘要:
    [摘要]目的:对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偏瘫型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综述。方法:检索WebofSciences、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范围从建库至2022年7月1日关于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在脑瘫康复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提取相关内容。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主要集中在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研究。结论: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诱导运动疗法能改善脑瘫儿童上肢运动功能,但在改善实体觉方面存在争议。重复性经颅磁联合强制诱导疗法能有效改善偏瘫型脑瘫儿童的上肢运动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8  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万璐;盛修贵
    2023, 2(2):29-31+35.
    [摘要](25) [HTML](0) [PDF 1.28 M](25)
    摘要:
    [摘要]宫颈癌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诸多肿瘤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的免疫治疗也逐渐增加。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中,越来越多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相关的irAE最为多发。本文对免疫治疗宫颈癌期间所出现的irAE及临床管理问题做全方面阐述,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及早诊断治疗。
    9  外阴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进展
    林刚;杨佳林;高军
    2023, 2(2):32-35.
    [摘要](11) [HTML](0) [PDF 1.18 M](29)
    摘要:
    [摘要]外阴上皮内瘤变(VIN)作为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的前体病变,其恶变程度较高、发展迅速且复发风险高。VIN诱发因素非单一性,患者主要以外阴瘙痒、不适等临床症状而被发现。目前治疗方法并没有统一标准,预后也不能达到完全治愈,以上可能与个体差异和需求有关。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坚持定期随访和复查是防治的关键。本文对近年VIN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0  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吴晓瑜
    2023, 2(2):36-37+44.
    [摘要](24) [HTML](0) [PDF 1.18 M](27)
    摘要:
    [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加重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同型半胱氨酸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并发症中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11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刘金胜
    2023, 2(2):38-40.
    [摘要](19) [HTML](0) [PDF 1.23 M](23)
    摘要:
    [摘要]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临床症状以呼气延长、发作性喉哮鸣、气促为主,严重者频繁发作,无法平卧。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可有效缓解病情,但长期应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随着临床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各类新型治疗模式不断出现。本文就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12  热疗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张吉;魏巍
    2023, 2(2):41-44.
    [摘要](75) [HTML](0) [PDF 1.28 M](20)
    摘要:
    [摘要]随着临床热疗设备不断革新和技术不断进步,热疗已发展到新的高度。作为一种纯物理性疗法,热疗具有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副作用小、易于耐受、提高机体免疫力、绿色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热疗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皮肤疾病等领域,本文主要对热疗在妇科类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3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李文佳;谢晓英
    2023, 2(2):45-48.
    [摘要](23) [HTML](0) [PDF 1.23 M](44)
    摘要:
    [摘要]子宫颈恶性肿瘤是妇科最多见的癌症之一。早期宫颈癌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已被大多数研究证实,但远期疗效尚无较多的研究。2018年一项由全球33个中心参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宫颈癌开腹组死亡率和局部复发率均低于腹腔镜组,引发国际探讨。腹腔镜手术方式有其独特优势,应理性分析导致腹腔镜术式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并加以改进,以期为宫颈癌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先进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4  血常规联合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杨琳
    2023, 2(2):49-51.
    [摘要](27) [HTML](0) [PDF 1.19 M](21)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10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GRA)]、PCT、CRP检测。比较两组WBC、GRA、PCT、CRP水平,及观察组中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和联合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WBC、GRA、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独WBC、GRA、PCT、CRP检测(P<0.05)。结论WBC、GRA、PCT、CRP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高,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15  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卵巢囊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王春燕
    2023, 2(2):52-54.
    [摘要](38) [HTML](0) [PDF 1.20 M](39)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卵巢囊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淄博市张店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100例疑似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单一超声与联合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联合超声检出真阳性54例(检出率98.18%),真阴性44例(检出率97.78%)。联合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与单一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灵敏度与准确度高于任何一种单一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的临床诊断中,联合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可提高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支持。
    16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傅大为
    2023, 2(2):55-57.
    [摘要](12) [HTML](0) [PDF 1.28 M](27)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胎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5日至12月5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胎儿颅脑疾病筛查的110例孕晚期产妇为研究对象。孕产妇均接受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出情况及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结果超声诊断胎 儿颅脑疾病的准确率为95.45%,灵敏性为80.00%,特异性为100.00%;磁共振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疾病的准确率为99.09%,灵敏性为96.00%,特异性为100.00%。与超声检查相比,磁共振成像诊断胎儿颅脑疾病灵敏性、准确率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成像能精准测定胎儿颅脑疾病,精准度高,灵敏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7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
    朱名颖;蔡美燕
    2023, 2(2):58-60.
    [摘要](38) [HTML](0) [PDF 1.29 M](26)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0)行宫腔镜手术,试验组(n=30)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比较 两组术后2年妊娠率、治疗满意度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2年妊娠率、治疗满意度、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效果确切。
    18  骨代谢生化指标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价值
    张静;罗小婉
    2023, 2(2):61-63.
    [摘要](8) [HTML](0) [PDF 1.07 M](2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无骨折的健康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骨代谢生化指标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并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值、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INP、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β-CTX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呈正相关性(P<0.05),而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能预测绝经女性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有利于尽早干预,以降低骨折发生率,临床可推广使用。
    19  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
    王海水;王艾;王瑞云;王荣;李群
    2023, 2(2):64-66.
    [摘要](26) [HTML](0) [PDF 1.19 M](2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9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水压灌肠整复,观察此治疗方法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0例肠套叠患儿经水压灌肠整复成功87例,复位失败3例,无肠穿孔发生,复位成功患儿48h内复发3例,再次灌肠均成功。结论:彩超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包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操作简便,无辐射,复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避免了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  2019—2021年深圳平湖地区儿童流感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李丹丹;路勇明;彭新裁;黄妙旋
    2023, 2(2):67-69.
    [摘要](24) [HTML](0) [PDF 1.29 M](29)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2019—2021年深圳市平湖地区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儿童流感病毒感染认知的同时为流感疫情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门诊经流感快速检测确诊为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感患儿共144例,男85例,女59例,男女比例为1.44∶1.00;年龄0.25~13岁,平均(4.55±3.10)岁,以幼儿期多见。144例患儿以发热、咳嗽、流涕、鼻塞、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以高热为主。144例患儿白细胞计数正常占64.49%,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占78.26%;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占51.39%,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占45.14%。肺部影像学检查异常以右肺病理性改变多见。结论:流感病毒感染以幼儿期多见,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异常患儿较少。
    21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家庭自我管理
    刘冲;云惠聪
    2023, 2(2):70-72+75.
    [摘要](16) [HTML](0) [PDF 1.37 M](25)
    摘要: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为达到有效控制,需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哮喘家庭自我管理占疾病管理的大部分时间,做好自我管理极其重要。患儿正确认识疾病、规律用药、综合治疗,能够达到良好控制病情发展,保持正常肺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临床指南及文献研究,以哮喘患儿家庭自我管理为中心,从哮喘相关常识、正确认识药物与雾化装置、家庭自我管理注意事项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22  人体测量学参数与儿童青少年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王智
    2023, 2(2):73-75.
    [摘要](13) [HTML](0) [PDF 1.22 M](51)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人体测量学参数与儿童青少年体重的相关性,以期获得儿童青少年体重的最佳评估指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1月淄博市下辖五区三县1989名3~17岁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围、小腿围等人体测量学参数。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儿童青少年体重均与年龄、身高、腰围、臀围、上臂围、小腿围呈正相关(r=0.171~0.932,P<0.05),其中,臀围与儿童青少年体重的相关性最为密切(r=0.932、0.847和0.895,P<0.01)。根据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儿童体重=1.082×臀围(cm)-41.618;青少年(女)体重=1.250×臀围(cm)-55.842;青少年(男)体重=1.485×臀围(cm)-72.205。结论儿童青少年体重与其他人体测量学参数密切相关,其中臀围是评估儿童青少年体重的最理想指标。
    23  肺部中频脉冲磁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丽君
    2023, 2(2):76-78.
    [摘要](21) [HTML](0) [PDF 1.27 M](25)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肺部中频脉冲磁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n=50)在此基础上予以肺部中频脉冲磁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中频脉冲磁疗能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加速患儿病情好转。
    24  基于O2O模型的儿童保健服务在早期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春燕;郝丹丹;董凌波;杨宏
    2023, 2(2):79-81+90.
    [摘要](8) [HTML](0) [PDF 1.70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构建以O2O模型为实施路径的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并评价其在早期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208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体检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线下模式的保健服务,观察组给予基于O2O模型的保健服务,将传统儿童保健服务与医院患者服务平台相结合,通过线上指导、线下服务形式为其提供儿童保健服务,持续服务6个月。比较两组儿童6月龄时儿童保健效果、发育行为情况及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月龄时儿童保健服务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育行为情况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O2O模型的儿童保健服务可以提高早期儿童健康管理效果,促进神经行为发育,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25  营养认知干预联合家庭喂养指导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孙晓凤;王云
    2023, 2(2):82-84.
    [摘要](10) [HTML](0) [PDF 1.25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认知干预联合家庭喂养指导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营养不良患儿中随机抽取96例纳入研究,将所选患儿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48)及观察组(n=48),分别选择营养认知干预、营养认知干预联合家庭喂养指导,观察临床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微型营养评定简化量表(MNA-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MNA-SF评分均提高,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与参照组患儿家属对营养不良相关知识的总掌握程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选择营养认知干预联合家庭喂养指导对营养不良患儿展开干预,可促使患儿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改善,患儿家属对营养不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也有所提高,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26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郑学辉;刘艳龙;郭璠
    2023, 2(2):85-87.
    [摘要](15) [HTML](0) [PDF 1.27 M](27)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156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血样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炎症因子、CD8+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正相关性(P<0.05),而CD4+、CD4+/CD8+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存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免疫功能异常的特点。
    27  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宋佳;田嘉然;张瑞敏;翟淑芬;平莉莉
    2023, 2(2):88-90.
    [摘要](15) [HTML](0) [PDF 1.27 M](2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保护性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4例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患儿机械通气模式分组,其中观察组74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模式,对照组则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28  导乐分娩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在中期妊娠引产镇痛中的应用
    王庆;马多娜;李俊强;邬倩;潘海英
    2023, 2(2):91-93+97.
    [摘要](47) [HTML](0) [PDF 1.37 M](2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导乐分娩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在中期妊娠引产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200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对照组无引产镇痛,实验组给予导乐分娩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娩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总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宫腔残留情况、产后尿潴留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分娩前,且分娩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腔残留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能有效缓解中期妊娠引产疼痛,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及尿潴留的发生。
    29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孕前调控与孕后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郝小翠;齐卫红;张华丽;刘桂依
    2023, 2(2):94-97.
    [摘要](12) [HTML](0) [PDF 1.43 M](23)
    摘要:
    [摘要]目的:对比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孕前调控与孕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参加孕前检查的11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备孕患者(孕前组)及11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6周患者(孕后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孕前组合并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孕后组,且孕前组围产儿情况优于孕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调控甲状腺功能对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30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瑜伽方案研究
    彭松英;郑亮
    2023, 2(2):98-100.
    [摘要](14) [HTML](0) [PDF 1.31 M](33)
    摘要:
    [摘要]本文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能够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并根据产妇的身心特点及瑜伽中的呼吸法、冥想法、体式法等特点提出相应的瑜伽训练方案,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产妇身心健康,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31  新产程模式下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陆巍
    2023, 2(2):101-104.
    [摘要](30) [HTML](0) [PDF 1.44 M](2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新产程模式下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分娩的320例单胎足月妊娠并成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二产程时长分成A组150例(<2h),B组140例(2~3h),C组30例(>3h)。比较三组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A组产妇产钳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发热和尿潴留发生情况低于其他两组,且B组低于C组(P<0.05)。A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窒息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且B组低于C组(P<0.05)。结论:新产程模式下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将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控制在2h内,可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
    32  分娩镇痛转剖宫产术中局麻药中毒1例
    刘绪才;万兵
    2023, 2(2):105-107.
    [摘要](11) [HTML](0) [PDF 1.26 M](21)
    摘要:
    [摘要]本文报道1例由分娩镇痛转剖宫产术中局麻药中毒的病例,患者从开始实施分娩镇痛至转剖宫产入室前,镇痛效果良好,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0~2分。入室后回抽硬膜外导管内无血液及脑脊液回流,2%盐酸利多卡因3ml注入硬膜外腔,5min后患者未诉不适,追加1%盐酸罗哌卡因10ml,10min后开始手术。取出胎儿、胎盘后进一步探查时,患者疼痛感明显,麻醉医生再次追加1%盐酸罗哌卡因5ml,追加药物5min后,患者出现抽搐、耳鸣。分析原因为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及转硬膜外麻醉后手术期间,均存在硬膜外导管移位并进入血管的可能,故每次注药前均应常规回抽。
    33  维生素D联合“双C”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韦清然
    2023, 2(2):108-110+113.
    [摘要](20) [HTML](0) [PDF 1.49 M](2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VD)联合“双C”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9例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双C”方案,观察组给予VD联合“双C”方案。比较两组VD缺乏情况、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D缺乏程度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FINS及HOMA-I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D联合“双C”方案治疗GDM,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VD缺乏程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3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
    王洪岐
    2023, 2(2):111-113.
    [摘要](29) [HTML](0) [PDF 1.29 M](1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82例健康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疾病组与正常组。两组均进行血脂检验,比较两组孕妇之间及疾病组不同年龄段孕妇之间的四项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结果:疾病组的四项血脂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疾病组中,年龄>35岁孕妇的四项血脂水平均高于年龄20~35岁孕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水平与健康正常孕妇存在差异,且年龄>35岁孕妇的血脂水平升高更为显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血脂检验,可及时发现血脂异常,以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35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伴胰岛素抵抗的效果
    张敏;范丽娜;杨晓静
    2023, 2(2):114-116.
    [摘要](6) [HTML](0) [PDF 1.08 M](19)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伴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伴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单双号方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受孕率及排卵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MI、HOMA-IR、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排卵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伴胰岛素抵抗,有利于控制血糖相关指标,可提高患者受孕率及排卵率。
    36  补肾活血汤对轻中度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纤维化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晶;张汉英;张立波
    2023, 2(2):117-119+122.
    [摘要](57) [HTML](0) [PDF 1.75 M](3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TCRA治疗,观察组在TCRA术后增加补肾活血汤治疗,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纤维化生长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行补肾活血汤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37  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张春
    2023, 2(2):120-122.
    [摘要](21) [HTML](0) [PDF 1.08 M](2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给予西咪替丁与双嘧达莫片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0)患儿给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n=40)患儿则联合西咪替丁与双嘧达莫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高(P<0.05);研究组患儿腹痛、皮疹、关节肿痛及紫癜消退时间分别较对照组患儿短(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给予西咪替丁与双嘧达莫片联合治疗的疗效可靠,可有效缩短患儿各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38  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顾晓玲
    2023, 2(2):123-125.
    [摘要](42) [HTML](0) [PDF 1.08 M](2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患儿的效果以及对患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60例矮小症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80)患儿给予常规支持治疗,研究组(n=80)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长发育状况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骨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身高、生长速率、骨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FT3、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患儿的效果可靠,能够显著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甲状腺功能,值得推广。
    39  肺力咳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陈茜
    2023, 2(2):126-128.
    [摘要](53) [HTML](0) [PDF 1.08 M](22)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肺力咳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22例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1)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n=61)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肺力咳合剂治疗,观察 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优势。
    40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关瑞
    2023, 2(2):129-131.
    [摘要](15) [HTML](0) [PDF 1.08 M](3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5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基于对照组,观察组另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AFP、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应用于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疗效显著。
    41  阿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刘海艳
    2023, 2(2):132-134.
    [摘要](25) [HTML](0) [PDF 1.08 M](2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泗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发热和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降低相关炎症指标,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42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侵入性操作引起疼痛的影响
    章满花;程志美;葛亚男;徐丽平;刘晓
    2023, 2(2):135-137.
    [摘要](15) [HTML](0) [PDF 1.11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侵入性操作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室收治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啼哭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啼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评分、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减轻新生儿侵入性操作疼痛的影响。
    43  护理干预对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
    叶剑琴;练炼;杨宇帆
    2023, 2(2):138-140.
    [摘要](9) [HTML](0) [PDF 1.16 M](15)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流感疫苗接种中,护理干预对接种儿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接种流感疫苗的100例儿童,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正常接种疫苗,干预组在接种全过程中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接种儿童V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在疫苗接种完(T0)、疫苗接种留观后30min(T30)时,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1400±0.2829)、(1.3000±0.1519)分,干预组VAS评分为(2.2200±0.2592)、(0.8800±0.1093)分;T0、T30时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80%和96%,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8%和6%,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儿童流感疫苗接种中应用,可降低接种儿童的疼痛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
    44  阶段性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心理弹性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秦梅;吴倩
    2023, 2(2):141-143.
    [摘要](5) [HTML](0) [PDF 1.16 M](1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阶段性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6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结合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疏导量表各分项得分与髋关节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阶段性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能有效调节心理弹性,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45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张守兰
    2023, 2(2):144-146.
    [摘要](29) [HTML](0) [PDF 1.16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日照市莒县中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 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25%,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46  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智谋理论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韧性、癌因性疲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许辉;师凯歌;田苗
    2023, 2(2):147-149.
    [摘要](6) [HTML](0) [PDF 1.16 M](2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CCA)患者采用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智谋理论护理干预对心理韧性、癌因性疲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C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智谋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韧性、癌因性疲乏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积极应对评分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癌症疲乏量表评分、消极应对评分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智谋理论护理可改善CCA患者心理韧性、癌因性疲乏、应对方式。
    47  认知护理干预在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王苗苗
    2023, 2(2):150-152.
    [摘要](15) [HTML](0) [PDF 1.08 M](2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认知护理在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9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认知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采取认知护理可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缓解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意义明确。
    48  基于同理心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金磊
    2023, 2(2):153-155.
    [摘要](25) [HTML](0) [PDF 1.15 M](2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过程中配合同理心模式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编号奇数,52例)与观察组(编号偶数,52例)。对照组护理方案为基础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案为同理心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分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同理心模式护理能有效调节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倡应用推广。
    49  虚拟现实技术在门诊小儿烧烫伤伤口换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茜;孙宇强;马博文;杨丽娜;李春波
    2023, 2(2):156-158.
    [摘要](13) [HTML](0) [PDF 1.08 M](39)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门诊小儿烧烫伤伤口换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门诊部伤口造口治疗中心收治的94例烧烫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疼痛管理,观察组在疼痛管理基础上加入虚拟现实技术。比较两组的疼痛等级、依从性、换药时长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率、伤口换药时长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小儿烧烫伤伤口换药疼痛管理中,能达到较理想的干预效果,能降低换药疼痛度,提升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50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
    丁晓丽
    2023, 2(2):159-162.
    [摘要](17) [HTML](0) [PDF 1.17 M](19)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在居家管理中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化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接受常规护理)和B组(31例,接受延续护理)。通过遵医嘱依从性量表、健康调查量表36、掌握自我护理知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在居家管理中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B组患者的各项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51  协同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陆菁;吕丽萍
    2023, 2(2):163-165+169.
    [摘要](8) [HTML](0) [PDF 1.74 M](19)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150.67±32.43)ml,产后24h出血量为(193.83±26.89)ml,少于对照组的(187.52±36.35)ml和(301.29±34.73)ml;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3.15±0.36)d,短于对照组的(3.92±0.7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HAMD评分为(7.54±3.06)分,HAMA为(6.46±1.64)分,低于对照组的(11.19±4.27)分和(9.72±2.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妇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52  患者知信行教育对乳腺癌化疗输液港维护质量的影响
    张玥
    2023, 2(2):166-169.
    [摘要](9) [HTML](0) [PDF 1.09 M](2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知信行教育对乳腺癌化疗输液港维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60例置入输液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患者知信行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前、置管3个月后的输液港维护知识-信念-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置管3个月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χ2=3.929,P=0.047)。置管后,两组患者的输液港维护知识-信念-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置管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知信行教育可提升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维护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53  阶段性心理疏导对女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栗红
    2023, 2(2):170-172.
    [摘要](14) [HTML](0) [PDF 1.08 M](4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疏导对女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阶段性心理疏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研究组的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阶段性心理疏导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54  一体化家庭陪产对初产妇分娩压力感知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董志芹
    2023, 2(2):173-175+185.
    [摘要](16) [HTML](0) [PDF 1.76 M](25)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一体化家庭陪产对初产妇分娩压力感知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产房分娩的6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的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家庭陪产。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护理前后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产后抑郁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抑郁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家庭陪产可缩短初产妇总产程、降低其分娩感知压力及产后抑郁的总发生率,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55  集束化管理模式对改善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徐芬
    2023, 2(2):176-179.
    [摘要](13) [HTML](0) [PDF 1.09 M](22)
    摘要: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集束化管理模式对改善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254例晚期早产儿。以2021年1月实施集束化管理模式为时间分界点,依据所实施的护理模式差异进行分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的123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模式的131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指标、儿保科神经行为测定结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长发育指标和儿保科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与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56  家庭护理干预在身材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
    朱萍;李小妹
    2023, 2(2):180-182.
    [摘要](12) [HTML](0) [PDF 1.08 M](96)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在身材矮小症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商洛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身材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总依从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身材矮小症患儿实行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57  健康教育联合疼痛护理在包皮环切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邹雅
    2023, 2(2):183-185.
    [摘要](17) [HTML](0) [PDF 1.15 M](2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疼痛护理策略在包皮环切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太和县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2例包皮过长需行环切术患儿,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健康教育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恐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皮环切患儿围手术期实行健康教育联合疼痛护理,可缓解疼痛,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
    58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应用
    王华伟
    2023, 2(2):186-188.
    [摘要](15) [HTML](0) [PDF 1.16 M](2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接受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59  叙事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包雨禾
    2023, 2(2):189-192.
    [摘要](8) [HTML](0) [PDF 1.17 M](2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中叙事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护理,观察组30例在传统手术护理基础上加用叙事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生命体征指标、手术室护理总满意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生命体征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护理中应用叙事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显著改善心理状态,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融洽护患关系。
    60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微课三轨联合在中医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王欣欣;韩杨;丁昌燕;马毓晨;金敏
    2023, 2(2):193-195+198.
    [摘要](19) [HTML](0) [PDF 1.81 M](2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CBL)、微课三轨联合在中医儿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儿科实习的78名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人采用PBL、CBL、微课 三轨联合教学法,对照组39人采用微课联合传统教学法,比较出科时两组Mini-CEX评价量表评分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中医四诊、外治操作手法、临床辨病与辨证、专业态度、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整体表现7个方面评分以及在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习兴趣、医患沟通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及促进师生交流5项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CBL、微课三轨联合教学法应用在中医儿科教学中能提高中医四诊和中医手法操作能力,改善学习态度,提升沟通技巧,使学生满意度提高。
    61  案例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陈静芳
    2023, 2(2):196-198.
    [摘要](7) [HTML](0) [PDF 1.19 M](4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采取CBL联合PBL,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效果、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临床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组,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BL联合PBL应用于儿科护理带教中,可有效优化临床教学效果,提高出科考试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习中大力推广应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妇儿健康导刊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3584号-1;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