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健康导刊》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3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预防卵巢早衰要科学
    潘锋;吴雅君
    2023, 2(1):1-6.
    [摘要](6) [HTML](0) [PDF 1.92 M](64)
    摘要:
    2  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权兴苗;宋春侠;刘玉兰;徐立伟;时菁静;王月
    2023, 2(1):7-10.
    [摘要](34) [HTML](0) [PDF 1.26 M](28)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绝经综合征(MP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就诊的98例MP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42/49),高于对照组的63.3%(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对照组头晕目眩、皮肤感觉异常除外)、改良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雌二醇与孕酮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能够改善MP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平。
    3  脐内侧襞联合脐正中襞折叠覆盖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韦凯
    2023, 2(1):11-14.
    [摘要](6) [HTML](0) [PDF 1.19 M](2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脐内侧襞联合脐正中襞折叠覆盖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6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45)和治疗组(n=347)。对照组行经典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脐内侧襞联合脐正中襞折叠覆盖技术覆盖加强内环口。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发热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10,治疗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内侧襞联合脐正中襞折叠覆盖技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轻,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4  不同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果比较
    徐佳明;周晓芳;郭建荣
    2023, 2(1):15-18+31.
    [摘要](3) [HTML](0) [PDF 1.83 M](5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作用下,人工流产术应用不同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患者术后宫缩痛及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收治的156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组)、纳布啡组(N组)和对照组(G组),每组各52例,分别于入室心电监 护后给予地佐辛5mg、纳布啡0.2mg/kg、舒芬太尼0.1μg/kg,消毒铺巾后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1.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行人工流产手术。比较三组入室时、睫毛反射消失时、宫颈扩张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术毕15min、术毕30min和术毕1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宫缩痛的程度以及进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N组与D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宫颈扩张时的平均动脉压较G组高(P<0.05)。N组VAS评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N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G组、D组(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采用纳布啡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由于镇静程度较深,应注意术后苏醒期监护,此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5  壮族地区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研究
    黄春莲;黄雅玲;谢维;李斯;李盛剑;王学;谭晓露
    2023, 2(1):19-23.
    [摘要](4) [HTML](0) [PDF 1.33 M](27)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南宁市武鸣区壮族地区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为母乳喂养干预策略提供指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南宁市武鸣区4个乡镇1岁以下儿童的母亲或主要看护人840名开展研究,调查母乳喂养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840名1岁以下儿童的母亲或主要看护人中,母乳喂养350名,母乳喂养率为41.67%;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包括母乳喂养认知情况、父亲职业、有无参与相关孕产教育课程、出生孕龄、分娩方式、产后开奶时间、乳头凹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认知差(OR=4.783)、SSRS评分<20分(OR=5.124)、剖宫产手术(OR=4.126)、早产(OR=2.962)、父亲为军人(OR=2.803)、乳头凹陷(OR=4.261)是影响母乳喂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产后开奶时间<2h(OR=0.897)、有参与相关孕产教育课程(OR=0.357)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南宁市武鸣区壮族地区整体母乳喂养率较低,考虑与剖宫产手术、早产、父亲为军人、社会支持评分低下、母乳喂养认知差、有乳头凹陷等方面因素有关。建议结合上述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6  按摩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彭楠;芦起
    2023, 2(1):24-27.
    [摘要](16) [HTML](0) [PDF 1.20 M](21)
    摘要:
    [摘要]喂养不耐受(FI)是指新生儿喂养后肠内出现奶汁消化障碍,导致腹胀、呕吐、胃潴留等情况。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功能不成熟,较足月儿更易发生FI。FI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仅影响早产儿短期和长期预后,还会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按摩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广泛应用于新生儿FI的防治。本文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按摩改善早产儿胃肠道耐受性的效果,进而为按摩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7  胎膜早破高危因素预测及治疗进展
    郎恺钞;徐琳
    2023, 2(1):28-31.
    [摘要](5) [HTML](0) [PDF 1.22 M](28)
    摘要:
    [摘要]胎膜早破(PROM)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疾病,PROM病因诸多,主要包括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B族链球菌、多胎妊娠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结果,探讨PROM发病的高危因素、预测价值与治疗方法,旨在提高PROM患者的生存率,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8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吴晓瑜
    2023, 2(1):32-34.
    [摘要](6) [HTML](0) [PDF 1.27 M](51)
    摘要:
    [摘要]围绝经期是每位女性必将经历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女性将会出现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其中失眠是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女性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较多负面影响。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学者们对围绝经期女性失眠问题愈发重视。目前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方法主要包含中医和西医,除药物治疗外,还有耳穴、针灸、心理治疗等方法。本文就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合理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提供参考依据。
    9  机器人技术在妇科疾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黄春香;谢晓英
    2023, 2(1):35-38.
    [摘要](5) [HTML](0) [PDF 1.23 M](18)
    摘要:
    [摘要]随着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肥胖人口逐渐增多,肥胖与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胖患者行腹部手术时更容易产生不良结果,过度肥胖已成为传统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达芬奇机器人因540°旋转器械臂和放大10~15倍的高清三维立体视野,在妇科肥胖、盆腔粘连严重、巨大子宫等复杂患者手术中展现出极大优势。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相关文献,探讨妇科疾病肥胖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否安全、可行,为临床妇科疾病肥胖患者选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10  子宫内膜采集器SAP-1在常见宫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梁海琪;洪宇;李纯科
    2023, 2(1):39-41.
    [摘要](4) [HTML](0) [PDF 1.29 M](2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SAP-1)在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澳门镜湖医院妇产科住院行宫腔镜检查的2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先应用SAP-1采集子宫内膜,后行宫腔镜下诊刮术或电切术收集标本,以后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SAP-1取材的诊断效能。结果应用SAP-1取材的标本满意率为91.6%,稍低于宫腔镜下取材的9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占48.7%)和黏膜下肌瘤(占7.4%)为主,13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SAP-1取材检出16例;20例黏膜下肌瘤患者中,SAP-1取材未检出。结论:当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等宫腔内实性占位病变时,SAP-1不适合用于标本采集,建议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11  体检中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步诊断价值
    徐蕾
    2023, 2(1):42-44.
    [摘要](26) [HTML](0) [PDF 1.20 M](4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步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慈铭体检经阴道超声检查,且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7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率。结果在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的37例患者中,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32例,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1例、子宫内膜息肉13例、子宫内膜癌3例、黏膜下肌瘤5例,诊断一致率分别为91.9%、89.2%、97.3%、97.3%。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中,准确率较高,是发现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诊断方式,值得在体检中推广。
    12  乳腺癌应用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胡晓娜;陈荣杰;张丁一;陈红跃
    2023, 2(1):45-47.
    [摘要](27) [HTML](0) [PDF 1.30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应用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行钼靶X线和彩超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肿块及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98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穿刺病理检查,乳腺癌确诊73例。对于直径<1.0cm的肿块,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项检查(P<0.05);对于直径1.0~1.5cm、>1.5cm的肿块,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查,可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参考。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冯钊赞;邹蓓;邝慧玲;陈碧媚
    2023, 2(1):48-50+66.
    [摘要](7) [HTML](0) [PDF 1.31 M](4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检测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同期选取7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性激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5-(OH)D3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PCOS患者血清25-(OH)D3的变化,并探讨25-(OH)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年龄、睾酮(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5-(OH)D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G、FINS与25-(OH)D3呈负相关(P<0.05),E2与25-(OH)D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COS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变化、25-(OH)D3降低,而25-(OH)D3与TG、FINS、E2相关,提示25-(OH)D3与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性激素异常等相关。
    14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存期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李奇洙
    2023, 2(1):51-53.
    [摘要](33) [HTML](0) [PDF 1.22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对卵巢功能、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梁山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7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参照组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研究组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评估两组的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生存期、卵巢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的FSH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卵巢功能正常、下降、丧失占比为35.14%、37.84%、27.03%,参照组为13.51%、29.73%、56.76%,研究组的卵巢功能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辅助治疗,相比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丛爱芳
    2023, 2(1):54-56.
    [摘要](2) [HTML](0) [PDF 1.23 M](13)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96例采取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分别开展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80d的FS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作为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手术方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术后不会影响FSH及E2水平。
    16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杨菲
    2023, 2(1):57-59.
    [摘要](44) [HTML](0) [PDF 1.33 M](14)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行宫腔镜钳夹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情况和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及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月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5)。结论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复发风险。
    17  乳牙镍钛锉应用于乳牙窦道型根尖周病治疗的效果
    李玲;杨细虎
    2023, 2(1):60-62.
    [摘要](6) [HTML](0) [PDF 1.32 M](39)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乳牙镍钛锉与传统不锈钢锉在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72例患儿,共196颗患牙。按照进入诊室的先后顺序给予患儿单、双号编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98颗患牙。实验组使用机用乳牙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使用传统手用不锈钢锉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的根管预备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术后1周牙龈愈合率。结果实验组根管预备时间及术中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牙龈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牙镍钛锉在乳牙根尖周病的治疗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18  不同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儿童结肠镜检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李少飞;黄镭;夏红;薛红娟;毕宁宁;李婧博
    2023, 2(1):63-66.
    [摘要](6) [HTML](0) [PDF 1.31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结肠镜检肠道准备中使用不同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商品名:舒泰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五矿邯邢职工总医院就诊的126例便血待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肠道准备过程中选用舒泰清作为肠道清洁剂,根据使用剂量分为A、B和C组,每组各42例。其中A组口服舒泰清1L、B组口服1.5L、C组口服2L。比较三组肠道准备效果。结果A、B和C组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左半结肠清洁效果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右半结肠、横结肠的清洁效果评分和肠道清洁总积分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53%、B组为11.90%、C组为14.2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结肠镜检肠道准备中,舒泰清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大剂量使用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对患儿右半结肠和横结肠可进行有效清洁,清洁范围更广,肠道准备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9  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
    徐磊;余志华;孟青;吴亚平;孟凡萍;冯杨文;尹晓莉;吴永志
    2023, 2(1):67-69.
    [摘要](13) [HTML](0) [PDF 1.28 M](33)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在成都高新西南儿童康复医院就诊的392例T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4例,接受穴位埋线和药物治疗。对照组198例,只接受药物治疗。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耶鲁大体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YGT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YGTSS总分、抽动的强度、频率、复杂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常规药物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20  捏脊法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郭风华;肖玉霞
    2023, 2(1):70-72.
    [摘要](0) [HTML](0) [PDF 1.25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捏脊法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于德州市中医院就诊的84例小儿肺炎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所有患儿均接受2.5mg的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每次吸入时间约为15min,每天2次。治疗组患儿另进行捏脊法辅助治疗。记录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呼吸改善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呼吸改善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0.95%)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特布他林治疗肺炎相比,捏脊法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1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
    尹鹏凤;张艳;李孟
    2023, 2(1):73-75+92.
    [摘要](2) [HTML](0) [PDF 1.44 M](66)
    摘要:
    [摘要]目的:讨论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进行体检的儿童80例,运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保健方式、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体格发育指标(身高、头 围)、智力发育评分(语言、社交行为、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会适应性)优于对照组,儿童常见病总发生率(腹泻、贫血、佝偻病及呼吸道感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有较明显优势,能够加快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发育,提高儿童抵抗力,降低儿童常见病的发病率,对小儿发育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推广应用。
    22  儿童烟曲霉感染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丁丹丹;赵丹丹;况琦
    2023, 2(1):76-78.
    [摘要](26) [HTML](0) [PDF 1.29 M](27)
    摘要:
    [摘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种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侵袭性和危及生命的综合征。本文报告1例烟曲霉感染并发HLH的患儿,不伴其他危险因素。抗真菌治疗后,临床状况持续恶化。在排除存在HLH的其他病因和临床恶化的可能原因后,开始诱导化疗。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显著改善。
    23  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2013—2021年3岁儿童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李婷;卢昱;薛红妹
    2023, 2(1):79-82.
    [摘要](40) [HTML](0) [PDF 1.32 M](1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在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岁儿童健康情况。方法选取2013—2021年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的21198例3岁儿童资料。统计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3个参数的平均水平和异常率,按年份及性别分组,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2013—2021年间RBC、Hb、Hct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RBC、Hb和Hct异常率的总体趋势和在男、女童中的异常率趋势大致相同。RBC异常率在2015年达峰值后下降,2017年回升,2019年再次下降;Hb异常率在2015年最高,之后虽有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20年开始反弹明显;Hct异常率从2015年达到峰值后,历年起伏较大。结论:3岁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和易感期,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历年血项指标异常率波动大。
    24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李静雅
    2023, 2(1):83-85.
    [摘要](1) [HTML](0) [PDF 1.29 M](2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照组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比较两组消化道功能建立及客观指标变化、干预前后黄疸指数变化、住院期间并发症和住院期间平均每天体重增长量。结果:观察组胎便排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自主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黄疸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腹胀、皮疹、呕吐及血便的总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上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有效促进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病理性黄疸,治疗期间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5  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王玉荣
    2023, 2(1):86-88.
    [摘要](3) [HTML](0) [PDF 1.37 M](1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济阳社区管理的300名0~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通过对儿童身高、体 重各项发育指标的检查及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的监测,比较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性疾病总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儿童的发育不良占2.00%(3名),高于对照组的16.67%(25名);研究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儿童的30.00%;研究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机应用程序式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可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质量、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26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王淑凤
    2023, 2(1):89-92.
    [摘要](5) [HTML](0) [PDF 1.37 M](1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在治疗中给予硫酸镁单一用药治疗,研究组(n=40)在治疗中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可稳定其血压水平与血液流 变学指标,改善母婴结局,建议推广并临床广泛应用。
    27  宫腔双球囊填塞与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
    顾来梅;赵淑霞
    2023, 2(1):93-96.
    [摘要](4) [HTML](0) [PDF 1.37 M](5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双球囊填塞以及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怀柔医院行剖宫产术且发生产后出血的160例患者,其中宫腔双球囊填塞的80例为观察组,子宫B-lynch缝合术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总出血量以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宫腔双球囊填塞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同 时宫腔双球囊填塞能够及时有效对患者进行止血,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使用。
    28  个体化营养管理对孕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夏芬娟;童晓清
    2023, 2(1):97-99+115.
    [摘要](35) [HTML](0) [PDF 1.42 M](16)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从孕早期开始开展个体化营养管理对孕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管理的1457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预产期的年限分为对照组(1073例)和观察组(384例)。对照组为预产期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且有分娩结局的孕产妇,仅实施常规孕期管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为预产期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且有分娩结局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营养管理专案,由浙江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和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产保健医生协作进行个体化营养管理。对两组的体重增长、并发症、分娩方式、巨大儿出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重指数增加值、体重增加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孕期体重增加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巨大儿出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的6.24%(P<0.05)。结论从孕早期开始开展个体化营养管理有利于控制孕期增重的幅度,减少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
    29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
    陈玥翼
    2023, 2(1):100-102.
    [摘要](13) [HTML](0) [PDF 1.39 M](14)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采取改良式宫颈环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国药中铁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0例,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米勒管激素(AMH)]。结果:术后,观察组的D-D、FIB低于对照组,TT、APTT、PT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MH、E2低于对照组,LH、F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采取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在加快手术康复、改善凝血功能、改善卵巢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全面推广应用。
    30  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加氯米芬康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效果
    郭素芬;王欣
    2023, 2(1):103-105.
    [摘要](2) [HTML](0) [PDF 1.19 M](1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加氯米芬康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加氯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比较两组的激素水平变化、妊娠结局。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加氯米芬康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效果显著,可推荐使用。
    31  乳腺外科肿瘤患者长期使用PICC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杨荣;王正华
    2023, 2(1):106-108.
    [摘要](1) [HTML](0) [PDF 1.10 M](40)
    摘要:
    [摘要]目的:浅析乳腺外科肿瘤患者长期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感染风险。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71例长期使用PICC导管的乳腺外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状况,并收集其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感 染成因的关系,以便对高危因素制订相关干预措施。结果371例患者中出现10例PICC导管感染,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年龄、置管时间、化疗次数、合并基础疾病、更换敷贴频率均是乳腺外科肿瘤患者长期使用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外科肿瘤患者长期使用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因素较多,需临床加以关注,制订相关的干预措施,如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敷贴更换频率等,能一定程度上降低PICC导管相关感染风险。
    32  心理弹性发展模型下的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马妍
    2023, 2(1):109-111.
    [摘要](7) [HTML](0) [PDF 1.11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发展模型下的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2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常规护理+基于心理弹性发展模型的护理,56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6例)。干预前后,以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价两组患者的病耻感,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IS总得分低于对照组,ESCA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理弹性发展模型予以乳腺癌患者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33  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在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敏
    2023, 2(1):112-115.
    [摘要](7) [HTML](0) [PDF 1.20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在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减少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某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60例乳腺癌行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1,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2,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三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1应用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实验组2应用弹性胸带联合压力传感器,对照组应用弹性胸带。评价三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乳头乳晕坏死发生率、假体异位发生率、积液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美容效果。结果实验组l、实验组2皮下积液发生率、乳头乳晕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l假体异位发生率低于实验组2、对照组(P<0.05)。实验组1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1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实验组2、对照组(P<0.05);实验组1术后美学效果高于实验组2、对 照组(P<0.05)。结论:应用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可以预防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假体异位、乳头乳晕坏死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美容效果。
    34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梁雁玲;许瑾;朱启昌
    2023, 2(1):116-118.
    [摘要](7) [HTML](0) [PDF 1.11 M](12)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锌制剂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锌制剂治疗,7d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锌、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锌、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睡发生率为5.00%、皮疹发生率为2.50%、食欲减退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2.50%、2.5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中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锌制剂的应用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35  阿奇霉素+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
    刘勇
    2023, 2(1):119-121.
    [摘要](5) [HTML](0) [PDF 1.11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中阿奇霉素+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沂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39例,阿奇霉素+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治疗后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方案能够提升疗效,降低TNF-α、IL-8水平,且药物安全性好。
    36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
    王晓英;许丽娅;顾益琴
    2023, 2(1):122-125.
    [摘要](5) [HTML](0) [PDF 1.20 M](17)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6例、联合治疗组79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检测残气量(RV)、最大呼气流量(M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RV、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MEF、MMEF、FVC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丙酸倍氯米松联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患儿肺功能得到改善,降低患儿体内炎症反应,使患儿恢复加快。
    37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方案在川崎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黄帆
    2023, 2(1):126-128.
    [摘要](3) [HTML](0) [PDF 1.11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在川崎病患儿治疗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n=30)则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治疗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方案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减轻其机体炎症反应,同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38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李晓凤
    2023, 2(1):129-131.
    [摘要](2) [HTML](0) [PDF 1.11 M](1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临沂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收治的9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良,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促进肺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39  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闫雪
    2023, 2(1):132-134.
    [摘要](3) [HTML](0) [PDF 1.11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氨溴索(AH)联合特布他林(TB)、布地奈德(BUD)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CB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CB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运用AH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B与BU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用时、治疗有效率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与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AH联合TB与BUD治疗能明显降低CBP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毒副作用发生率,并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康复用时。
    40  枸橼酸咖啡因致早产儿心动过速1例分析
    李跃华;肖梦杰
    2023, 2(1):135-137.
    [摘要](3) [HTML](0) [PDF 1.09 M](11)
    摘要:
    [摘要]枸橼酸咖啡因作为中枢神经兴奋剂,临床常用于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而心动过速为枸橼酸咖啡因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因呼吸暂停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致心跳过速的病史资料,并对发生机制进行总结和探讨,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提供参考。
    41  左氧氟沙星灌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妊娠结局的影响
    周彩霞;代会颖;郑小莉
    2023, 2(1):138-140+155.
    [摘要](13) [HTML](0) [PDF 1.77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灌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治疗的9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甲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宫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妊娠、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灌注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对抗炎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42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牛
    2023, 2(1):141-143.
    [摘要](7) [HTML](0) [PDF 1.11 M](4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扬州洪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60例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0)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n=30)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联合采取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的疗效可靠,可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并改善肠道菌群。
    43  维生素AD滴剂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薛洁
    2023, 2(1):144-146.
    [摘要](3) [HTML](0) [PDF 1.11 M](11)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AD滴剂应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平邑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进行分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儿进行分组,每组各35例。参考组接受鱼肝油治疗,研讨组接受维生素AD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体格指标、生化指标。结果研讨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研讨组治疗后的体格指标、25-羟基维生素D3、血钙指标值均高于参考组,而骨碱性磷酸酶指标值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中应用维生素AD滴剂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值得参考。
    44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任兰花
    2023, 2(1):147-149.
    [摘要](4) [HTML](0) [PDF 1.10 M](1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惠阳三和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建档编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双数为常规组(n=2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单数为研究组(n=30),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早产、新生儿窒息情况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新生儿出生1、10min的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45  童趣化护理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机械排痰中的应用
    刘小燕
    2023, 2(1):150-152.
    [摘要](3) [HTML](0) [PDF 1.10 M](15)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童趣化护理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机械排痰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机械排痰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童趣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辅助机械排痰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童趣化护理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借鉴。
    46  家庭支持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邢海燕;丁庆
    2023, 2(1):153-155.
    [摘要](4) [HTML](0) [PDF 1.11 M](1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联合心理疏导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6例孕产妇,通过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孕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支持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人工助产、剖宫产)及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d、出院当天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护理中应用家庭支持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分娩方式,减轻孕产妇抑郁症状。
    47  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田苗;师凯歌;许辉
    2023, 2(1):156-158.
    [摘要](3) [HTML](0) [PDF 1.09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多形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疾病认知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提高疾病认知程度和生活质量。
    48  认知和心理干预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的影响
    张正梅;李茹;邓亚岚
    2023, 2(1):159-161.
    [摘要](3) [HTML](0) [PDF 1.11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应用认知和心理干预对情绪、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妇科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术后30min、1h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min、1h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应用认知和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49  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程龙;秦远征
    2023, 2(1):162-164.
    [摘要](3) [HTML](0) [PDF 1.11 M](41)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全方位保温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预后指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92%,高于对照组的8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全方位保温护理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且不影响新生儿呼吸状况,可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50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规范化护理对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成功率的影响
    齐莹
    2023, 2(1):165-167.
    [摘要](14) [HTML](0) [PDF 1.11 M](4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取卵术与胚胎移植术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规范化护理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试管婴儿取卵术与胚胎移植术的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规范化护理,以手术成功率、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试管婴儿取卵术与胚胎移植术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规范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深入研究与借鉴。
    51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宋文俊
    2023, 2(1):168-170.
    [摘要](5) [HTML](0) [PDF 1.10 M](17)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在辅助生育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辅助生育技术助孕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可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52  喷雾式鼻腔冲洗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周婷;张晴
    2023, 2(1):171-173.
    [摘要](3) [HTML](0) [PDF 1.19 M](46)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喷雾式鼻腔冲洗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n=48)和常规组(n=48)。常规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喷雾式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间氧饱和度、咳嗽情况、睡眠质量、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哮喘发作次数。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期间12、24、48h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咳嗽、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出院后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雾式鼻腔冲洗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氧饱和度,减轻咳嗽,提升患儿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哮喘反复发作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
    53  FOCUS-PDCA循环在改进门诊准时开诊率中的应用
    李雨;周奇;李玉升
    2023, 2(1):174-176.
    [摘要](3) [HTML](0) [PDF 1.19 M](19)
    摘要:
    [摘要]目的:运用FOCUS-PDCA管理工具改进门诊准时开诊率。方法基于PDCA循环理论,制定门诊准时开诊率抓取规则,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分析临沂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3月门诊准时开诊率现状,调查影响因素,针对根本原因进行对策拟定并落实整改,比较整改前后指标变化。结果:FOCUS-PDCA循环实施后,门诊准时开诊率由49.83%提升至94.70%。结论:FOCUS-PDCA循环在提升门诊准时开诊率中效果显著。
    54  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李丽
    2023, 2(1):177-179+189.
    [摘要](13) [HTML](0) [PDF 1.77 M](1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质控抽查的48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2021年7月至12月质控抽查的50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采用追踪管理法。管理涉及护理人员15名。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孕产妇的 产科护理纠纷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孕产妇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产科护理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产科护理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孕产妇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55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杨海鸥;傅春江;宋金颖;徐会培
    2023, 2(1):180-182.
    [摘要](24) [HTML](0) [PDF 1.19 M](13)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妇产科自愿接受护理干预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105例孕产妇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接受护士分层管理的105例孕产妇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护理服务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管理。
    56  包头地区人群对HPV病毒及疫苗的认知水平调查
    马雯;郝金奇;付海明;薛峰;祁志芳;连佳丽;韩文仙;余艳琴
    2023, 2(1):183-185.
    [摘要](36) [HTML](0) [PDF 1.10 M](18)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地区人群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和HPV疫苗的认知现况,为宫颈癌预防宣传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包头地区居住市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22年2月至4月对150人进行关于HPV病毒及疫苗的认知调查。结果:93.1%的人群认为HPV感染后会导致子宫颈癌;79.9%的人群认为HPV通过性传播;80%以上的人群清楚宫颈癌疫苗相关知识。不同学历人群HPV病毒和HPV疫苗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增加HPV相关知识的普及,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人群整体认知水平。包头地区人群对HPV病毒及疫苗的认知水平较低,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57  全面三孩背景下菏泽市高校女教师生育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宋玉娟;刘美华;刘胜;王一川
    2023, 2(1):186-189.
    [摘要](25) [HTML](0) [PDF 1.11 M](48)
    摘要:
    [摘要]目的调查菏泽市育龄期高校女教师生育意愿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1年10月至12月,对驻菏三所高校493名育龄高校女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个人及家庭情况、生育意愿,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影响因素。结果5.88%不愿生育,51.12%只愿生一孩,39.15%愿意生二孩,3.85%愿意生三孩。研究对象的生育意愿与年龄、受教育层次、家庭年收入、有无老人看顾孩子、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菏泽市育龄期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及三孩意愿较低,该群体生育意愿受年龄、受教育层次、工作压力、家庭月收入、自有住房等因素影响。
    5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丁熙垚;尹安春;崔妮
    2023, 2(1):190-192.
    [摘要](3) [HTML](0) [PDF 1.20 M](20)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认知现状。方法2022年1月采用重点抽样方法,选取大连地区NICU的101名护士进行新生儿疼痛知识与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认知总平均分为(68.22±11.76)分。不同学历护士新生儿疼痛基础知识的分值、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新生儿疼痛评估的分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不足,需开展相关培训。建议制定新生儿疼痛临床实践指南及审查指标,将对提高NICU护士疼痛管理能力有重要意义。
    59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临床分析
    邓宇
    2023, 2(1):193-195.
    [摘要](12) [HTML](0) [PDF 1.24 M](16)
    摘要:
    [摘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1例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咳灰黄色黏痰,双肺可闻及干鸣音。痰液培养霉菌阳性。肺部CT提示双肺浸润影,中心型支气管扩张。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169.1pg/ml、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GM试验)0.74S/CO。血清总IgE3916.14ng/ml。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细菌病原体结果提示烟曲霉阳性。治疗选用伊曲康唑片口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未遗留后遗症。对于无明显诱因的突发咳嗽、声音嘶哑、喘息发作的患者应尽早行血常规、血清IgE检测,完善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检查,以提高ABPA的确诊率。
    60  不同风险等级艾滋病病毒感染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和孕情检测评价
    童渐;叶晓虹;殷红蕾;卿俊峰
    2023, 2(1):196-198.
    [摘要](10) [HTML](0) [PDF 1.11 M](13)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风险等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孕情检测现状,完善干预措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方法对2021年德阳市管理的HIV感染育龄妇女按高、中、低、未知风险分组,回顾性分析生育意愿、孕情检测情况。结果548例HIV感染育龄妇女中,高风险11.68%、中风险1.28%、低风险72.45%、未知风险14.60%。90.62%高风险、99.75%低风险、100.00%中风险和100.00%未知风险感染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19%高风险、57.14%中风险、51.64%低风险、43.75%未知风险感染育龄妇女,2021年至少出现1次相邻两季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间隔>12+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P<0.05)。结论绝大多数HIV感染育龄妇女无生育意愿,应加强避孕宣传;少数有生育意愿,主要分布在高、低风险感染育龄妇女中,应加强生育指导,避免意外妊娠。HIV感染育龄妇女有孕情晚发现风险,尤其是高、中风险等级,建议增加孕情检测频次,降低孕情晚发现风险和母婴传播风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妇儿健康导刊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3584号-1;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