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健康导刊》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2年第1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助力东北地区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潘锋
    2022, 1(3):3-6.
    [摘要](62) [HTML](0) [PDF 1.22 M](138)
    摘要:
    2  民盟中央提案建言守护妇儿健康
    潘锋
    2022, 1(3):7-9.
    [摘要](41) [HTML](0) [PDF 1005.20 K](110)
    摘要:
    3  分子检测助力提高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水平
    潘锋
    2022, 1(3):10-16.
    [摘要](47) [HTML](0) [PDF 1.37 M](115)
    摘要:
    4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小儿夜啼用药规律
    吕茂林、冉志玲▲、王静
    2022, 1(3):17-20+31.
    [摘要](55) [HTML](0) [PDF 1.17 M](198)
    摘要:
    目的 挖掘中药治疗小儿夜啼的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知网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剂,运用Excel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纳入方药进行药物频次、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涉及中药124味。使用频次前5位中药为钩藤、蝉蜕、炙甘草、甘草、龙骨、茯苓。频次最高的前5位药物功效分别为补虚类、清热类、解表类、平肝息风类及理气类。药性以寒、温、平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多归为脾、肺、心、肝、胃经。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2个药物组合及18个关联。聚类分析得到3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目前中药治疗小儿夜啼多以健脾益气、平肝息风、清心除烦、镇惊安神为治疗原则。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数据挖掘可以反映小儿夜啼的中药用药规律,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5  广西三级医疗机构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曾琴、滕小芸、覃姗姗、何婷、朗秋燕、韦琴▲
    2022, 1(3):21-26.
    [摘要](11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调查广西三级医疗机构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广西医疗机构开展儿科“互联网 + 护理服务”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12月抽取广西三级医疗机构的331名儿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行编制的广西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广西三级医疗机构的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知识部分得分为(33.25±10.17)分,得分率为 60.45%;态度部分得分为(49.55±8.05)分,得分率为 76.23%;行为部分得分为(18.63±7.38)分,得分率为53.22%;知信行总分为(101.44±21.09)分,得分率为 65.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医疗机构是否开展“互联网 + 护理服务”及是否接受过“互联网 + 护理服务”相关培训是广西三级医疗机构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广西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知信行现状一般,对“互联网 + 护理服务”的了解不足,儿科护士参与“互联网 + 护理服务”行为能力较弱,但是态度较好,需要政府及医疗机构在准备试点工作时加强“互联网 + 护理服务”的宣传及培训工作。医疗机构制定针对性强并且合理的“互联网 + 护理服务”培训方案,加强与宣传媒体的合作增加宣传形式和丰富宣传内容,提高“互联网 + 护理服务”的公众认知,吸引更多儿科护士从事“互联网 + 护理服务”。
    6  不同加压压力对危重症患儿骨髓腔输液疗效的影响
    方婵
    2022, 1(3):27-31.
    [摘要](95) [HTML](0) [PDF 1.10 M](149)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加压压力对危重症患儿骨髓腔输液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行骨髓腔输液的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低压(≤100 mmHg)加压输液,对照组中高压(101~300 mmHg)加压输液,比较两组的有效循环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输液前后的平均动脉压、血钠、血钾、动脉血气指标。 结果两组的有效循环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前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血钠、血钾、动脉血气数值相当,但输液后均优于输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危重症患儿骨髓腔输液治疗中不同加压压力并不会对疗效造成直接影响。
    7  川崎病血管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辰、李晓惠▲
    2022, 1(3):32-36.
    [摘要](118) [HTML](0) [PDF 1.12 M](163)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并发症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川崎病伴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分别从遗传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降解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等方面进行综述。
    8  全身麻醉药物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薛孟、任应斌▲、王慧
    2022, 1(3):37-40+48.
    [摘要](44) [HTML](0) [PDF 1.12 M](102)
    摘要:
    随着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增高,产科全身麻醉的数量也明显增加,由于产妇的生理机能相对于正常成人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所以在实施全身麻醉时不能简单地仅凭经验用药或者照搬成人,要准确把握各种药物的适应证。全身麻醉药物在剖宫产术中、术后缓解产妇焦虑、紧张情绪,疼痛以及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着重对剖宫产手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麻醉医生更安全地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所以在实施全身麻醉时不能简单地仅凭经验用药或者照搬成人,要准确把握各种药物的适应证。全身麻醉药物在剖宫产术中、术后缓解产妇焦虑、紧张情绪,疼痛以及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着重对剖宫产手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麻醉医生更安全地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9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代艳、杨玉莹、张亚楠、张代碧▲
    2022, 1(3):41-44.
    [摘要](53) [HTML](0) [PDF 1.07 M](134)
    摘要:
    女性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盆腔及周围组织疼痛,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此疾病病因病机复杂,治疗缺乏针对性强的特效疗法,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指南及共识;需要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而中医治疗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文献,并整理分析,总结中医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具体方法。
    10  母婴分离中乳房护理的研究现状
    刘海迎、黄冬雪、高燕、邓哲
    2022, 1(3):45-48.
    [摘要](4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母婴分离导致产妇不便哺乳,影响产后泌乳状况,造成大量乳汁淤积乳房,引起乳房肿胀、疼痛。因此需根据产妇情况进行促进乳汁分泌或回乳治疗。母婴分离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促进乳腺分泌,手法护理、低频脉冲治疗仪、电动吸乳器、乳房按摩、中医穴位刺激等均是促使产妇分泌乳汁的有效措施。在不同的哺乳期,选择合适的促进乳腺分泌方法,可提高孕妇产奶量。孕妇分娩后,可能因为多种原因导致产妇不能哺乳,通常此时需要对产妇及时进行回奶护理,芒硝外敷回奶、生麦芽回奶、维生素 B6 回奶、雌激素回奶均是科学的回奶方法。现对母婴分离时促进乳汁分泌方法及回奶方法进行综述,使其在实施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乳房胀痛、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11  超声及X线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房丽丽
    2022, 1(3):49-51.
    [摘要](39) [HTML](0) [PDF 1.06 M](70)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妇女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并能追踪到病理结果的122例妇女,根据年龄分为两组,低年龄组35~49岁,共48例;高年龄组50~64岁,共74例。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检查结果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价每组患者超声、X线以及超声联合X线的诊断性能。结果低年龄组的超声、X线及超声联合X线的AUC值分别为0.861、0.711、0.894,超声大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的超声、X线及超声联合X线的AUC值分别为0.774、0.867、0.876,X线大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的筛查方式,年轻女性超声效果好,可优先使用超声;年长女性X线效果好,可优先使用X线;必要时可使用超声联合X线,医生及患者可根据年龄及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手段。
    12  从脾肾论治崩漏验案举隅
    邹严、周意园▲
    2022, 1(3):52-54.
    [摘要](72) [HTML](0) [PDF 1.05 M](66)
    摘要:
    崩漏是以经血非时暴下不止、量多如注或点滴而出、淋漓不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妇科疑难急重症,相当于西医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范畴,因其高发病率、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古今医家多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肾亏虚,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基本原则,中医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系统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治疗崩漏优势明显。本文阐述从脾肾论治崩漏的理论基础、治疗及典型案例,以飨同道。
    13  腹腔镜超声引导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术中残留、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贠亚晶
    2022, 1(3):55-58.
    [摘要](69) [HTML](0) [PDF 1.12 M](61)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超声引导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术中残留、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残留肌瘤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复发,且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借鉴。
    14  清醒期儿童闭目无枕区优势节律的探究
    黄萍、林静
    2022, 1(3):59-61.
    [摘要](122) [HTML](0) [PDF 1.06 M](64)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病因儿童清醒期闭目状态未出现枕区优势节律(α节律)的原因。方法选取 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在儿科住院部治疗并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且未出现α节律的4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VEEG资料。 结果42例儿童在清醒闭目状态时均未出现α节律,其中35例为低波幅去同步化(83.3%);4 例以弥漫性低-中波幅θ波为主,夹杂少量α活动(9.5%);3例为不规则θ活动混合β波(7.1%)。病种涉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或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2例(28.6%)、儿童抽动障碍7例(16.7%)、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6例(14.3%)、热性惊厥4例(9.5%)、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7.1%)、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性肾炎3例(7.1%)、抑郁症(轻-中度)2 例(4.8%)、偏头痛2例(4.8%)、头晕呕吐待查2例(4.8%)、语言发育迟缓1例(2.4%)。结论5岁以上儿童清醒闭目状态时不出现 α节律应属非特异性异常,但有可能更倾向于儿童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另外,长期口服激素有可能导致α指数明显下降,影响脑电背景活动。
    15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极/超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吕石华、李春亮▲
    2022, 1(3):62-65.
    [摘要](4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极 / 超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60例极/超低体重儿RDS患儿,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气末正压(PEEP),气道阻力,血气指标,机械通气、给氧、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 PEEP、气道阻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给氧、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极 / 超低体重儿RDS,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和血气 PaCO2、PaO2 指标,缩短机械通气、给氧及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心律失常、胃肠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16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关佩玲、何银清
    2022, 1(3):66-68.
    [摘要](57) [HTML](0) [PDF 1.21 M](62)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估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120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收集所有患儿入院时PEWS评分,分析PEWS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HFMD患儿中,普通病情108例(90.00%),重症病情12例(10.00%);重症组 PEWS 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PEWS 评分与 HFMD 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 < 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PEWS 评分用于预测 HFMD 患儿病情进展为重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PEWS对HFM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其评分高可能提示患儿病情较严重,早期监测PEWS评分有利于快速判断病情。
    17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的效果比较
    黄永亮、周燕芬、陈一平▲
    2022, 1(3):69-71.
    [摘要](51) [HTML](0) [PDF 1.13 M](54)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的38例消化道异物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21)与开腹组(n=17)。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儿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较传统开腹术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18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姜晶
    2022, 1(3):72-74.
    [摘要](72) [HTML](0) [PDF 1.12 M](65)
    摘要:
    目的 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预防接种的16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小球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80例。乙组给予常规护理,甲组增加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接种成功率、预防接种时间、儿童家长满意度及接种依从性好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有显著的作用,有必要大力推广。
    19  细节优化穿刺技术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卢云、胡凤云、孟庆花、郝德英
    2022, 1(3):75-77.
    [摘要](51) [HTML](0) [PDF 1.18 M](146)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节优化穿刺技术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一次性头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头皮针输液的985例患儿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8月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头皮针输液的994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观察组在传统穿刺技术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穿刺技术,对比两组患儿的重新穿刺率,分析两组患儿重新穿刺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的重新穿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优化穿刺技术能有效降低重新穿刺率,提高穿刺质量,是护理人员值得推广的穿刺技术。
    20  不同卵巢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比较
    李宝山、刘双、程东凯
    2022, 1(3):78-83.
    [摘要](8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卵巢反应患者的最佳妊娠结局,为临床移植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菁华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IVF/ICSI)治疗的9680对夫妇,根据不同的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低反应组(n=1864)、中反应组(n=6369)、高反应组(n=1447)。根据移植胚胎数量和胚胎发育阶段的不同,每组患者进一步分为 4 个亚组:A组(移植1个 D3 胚)、B组(移植2个 D3 胚胎)、C组(移植1个D5胚胎)、D组(移植2个D5胚胎),其中低反应组不包含移植2个D5囊胚的患者。比较4种移植方案对卵巢反应不同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在卵巢低反应组中,A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低于B组和C组(P<0.0167)。在卵巢中反应组中,C组的多胎妊娠率低于B组,D组的多胎妊娠率高于C组(P<0.0083)。在卵巢高反应组中,B组种植率低于C组,多胎妊娠率高于C组(P<0.0083。结论对于卵巢反应不同的患者,移植1个D5胚胎是较好的选择。
    21  微信视频宣教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林歌琴、杨晓玉、黄旋英、袁贺珍、李贵霞、谢漫▲
    2022, 1(3):84-87.
    [摘要](88) [HTML](0) [PDF 1.26 M](73)
    摘要:
    目的 探讨微信视频宣教对提升剖宫产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产检且行剖宫产术的100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信视频宣教,比较两组产妇的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视频宣教能有效提升剖宫产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22  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
    李淑秀、孙光宇
    2022, 1(3):88-90+97.
    [摘要](45) [HTML](0) [PDF 1.24 M](62)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出血患者通过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 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40例)与乙组(40例)。甲组采用宫腔球囊填塞术治疗,乙组通过 B-lynch 缝合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乙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少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2及24 h的出血量少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的恢复情况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宫腔球囊填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更确切,能够更快为患者完成治疗,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必要推广应用。
    23  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对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干预效果
    廖绪妹、黎小玲、曾柳珍
    2022, 1(3):91-94.
    [摘要](46) [HTML](0) [PDF 1.22 M](102)
    摘要:
    目的 观察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使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血糖指标、孕期体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孕妇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孕期体重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高危孕妇使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联合规范化营养干预方法,疾病干预效果显著。
    24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赵静、章莹姣、张文丹
    2022, 1(3):95-97.
    [摘要](53) [HTML](0) [PDF 1.16 M](66)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护理干预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5  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比较
    钱雪莹、范文静、庾玉婷、叶萍▲
    2022, 1(3):98-101.
    [摘要](18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研究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3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给予寒喘祖帕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分别治疗7d后对比两组的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C)、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分析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C、ECP水平低于治疗前,FEV1/FVC、PEF、MMF水平高于治疗前;研究组的EC、ECP水平低于对照组,FEV1/FVC、PEF、MM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更佳,有助于气道炎症减轻、肺功能提升。
    26  ROY适应模式对急诊患儿家属就医体验与心理状态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影响
    汤静
    2022, 1(3):102-105.
    [摘要](83) [HTML](0) [PDF 1.31 M](73)
    摘要:
    目的 分析ROY适应模式对急诊患儿家属就医体验、心理状态、护患纠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患儿家属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急诊护理基础上实施ROY适应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就医体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患纠纷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的就医体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的就医体验评分高于干预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就医体验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患纠纷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有助于提升急诊患儿家属就医体验,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护患纠纷总发生率,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27  饮食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应用效果
    卢晓玲、蓝惠兰
    2022, 1(3):106-109.
    [摘要](78) [HTML](0) [PDF 1.30 M](65)
    摘要:
    目的 研究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实施饮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8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 [(4.2±0.8)d] 短于对照组[(5.3±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5.9)分,高于对照组的(78.6±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四项指标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期间配合饮食护理与健康教育,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指数,进一步丰富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知识。
    28  综合护理对女性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影响
    金玉慧
    2022, 1(3):110-112.
    [摘要](54) [HTML](0) [PDF 1.19 M](106)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女性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肿瘤内科2020年1月至6月收治的70例胃癌化疗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依从性和癌因性疲乏评分情况(包括躯体功能、行为能力、认知水平和情感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女性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29  体位护理在剖宫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金慧敏
    2022, 1(3):113-115.
    [摘要](49) [HTML](0) [PDF 1.19 M](56)
    摘要:
    目的 观察体位护理在剖宫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 例)与对照组(55 例)。对照组单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用体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在剖宫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SF-36 评分、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30  综合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和护理质量观察
    蔡靖
    2022, 1(3):116-119.
    [摘要](4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的146例预防接种儿童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认知水平、不良反应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的认知水平为(34.26±3.58)分,护理质量评分为(88.80±5.16)分,高于对照组的(29.82±4.80)和(79.70±5.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提高家长认知水平,儿童不良反应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有应用价值。
    31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盛云
    2022, 1(3):120-122.
    [摘要](56) [HTML](0) [PDF 1.19 M](87)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女性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气喘持续时间、水肿持续时间、心律异常持续时间以及咳嗽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老年女性CHF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以及临床症状。
    32  循证护理在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张晓琳
    2022, 1(3):123-125.
    [摘要](48) [HTML](0) [PDF 1.20 M](65)
    摘要: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76例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33  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护理在女性脑外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陈传玲
    2022, 1(3):126-128.
    [摘要](41) [HTML](0) [PDF 1.28 M](58)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脑外伤患者术后行延续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新区)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女性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BI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护理在女性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妇儿健康导刊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3584号-1;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