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健康导刊》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2年第1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预防心理问题是保障少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潘锋
    2022, 1(11):1-5.
    [摘要](29) [HTML](0) [PDF 1.50 M](103)
    摘要:
    2  《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为“星星的孩子”健康护航
    王琼
    2022, 1(11):6-6.
    [摘要](20) [HTML](0) [PDF 1.02 M](120)
    摘要:
    3  TGF-β1/Smad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输卵管炎症积水形成中作用
    魏智慧;吴霜;杨曦▲
    2022, 1(11):7-9.
    [摘要](85) [HTML](0) [PDF 1.18 M](68)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输卵管炎症、积水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2019年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术的病例,其中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慢性输卵管炎伴输卵管积水40例(观察组),正常输卵管9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P53、P63、AKT1、TGF、BCL-2、PI3KP85、Smad2+3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P53、P63、AKT1、TGF、BCL-2、PI3KP85、Smad2+3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输卵管炎症、积水形成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可能因检测样本量较少,存在检测误差。
    4  剖宫产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孙传会;赵佳;朱玉花▲
    2022, 1(11):10-13.
    [摘要](113) [HTML](0) [PDF 1.20 M](68)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离床活动对剖宫产产妇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SinoMed、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月关于剖宫产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及其对产妇干预效果影响的相关文献,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1384名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R=0.16,95%CI:0.06~0.41,P=0.0002)和术后24h阴道出血量(MD=-33.80,95%CI:-47.27~-20.33,P<0.00001)均低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MD=-6.35,95%CI:-8.09~-4.61,P<0.00001)和初次泌乳时间(MD=-6.59,95%CI:-11.91~-1.28,P=0.02)均短于对照组,而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9,95%CI:-1.05~0.08,P=0.09)。结论早期离床活动可促进术后恢复,有效缩短剖宫产产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初次泌乳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24h阴道出血量,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5  早产儿生后1周内心脏功能和结构参数的超声影像学评估
    张若林;陈俊▲;应尔雅;吴秀娟;张红琴;计玲霞
    2022, 1(11):14-17+29.
    [摘要](23) [HTML](0) [PDF 1.27 M](3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1周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16例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资料。依据出生胎龄分为4组:<28周组、28~31+6周组、32~33+6周组、34~36+6周组。依据出生体重分为5组:<1000g组、1000~1499g组、1500~1999g组、2000~2499g组、≥2500g组。依据体型情况分为2组:匀称型组和非匀称型组。结果不同出生胎龄组与不同出生体重组的主动脉瓣收缩期峰值流速(AV)、肺动脉瓣收缩期峰值流速(P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前后径(LAD)、主动脉内径(A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匀称型组的LVDd、LVDs、LAD、AoD长于非匀称型组(P<0.05),而AV、PV、LVEF、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以及身长/头围比与AV、PV、LVDd、LVDs、LAD、AoD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生后1周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因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体型情况而存在差异,身长/头围比可作为判断不同 体型早产儿心脏成熟度指标之一。
    6  针灸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吴永强;赵娅君;冯跃▲;张雄;李兵
    2022, 1(11):18-21.
    [摘要](19) [HTML](0) [PDF 1.14 M](33)
    摘要:
    [摘要]原发性痛经(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妇女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周期性痉挛性疼痛。目前药物是治疗PD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药物潜在的毒副作用,给临床治疗造成相应的困难。所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针灸推拿治疗PD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并深入研究。本文探讨近10年来有关针灸推拿治疗PD的相关文献,以明确针灸推拿治疗PD的临床研究进展,并阐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治疗PD的重要方法。
    7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西医研究进展
    于慧
    2022, 1(11):22-25.
    [摘要](20) [HTML](0) [PDF 1.22 M](82)
    摘要:
    [摘要]近年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发生率逐年增加。DOR是指女性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卵巢皮质内募集的卵泡质量下降或数量减少,从而使女性内分泌失调、生育力降低或绝经症状提前出现。目前临床对本病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规范,西医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DOR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文对DOR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8  性早熟女童乳腺tanner分期超声检查与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及其诊治效果
    周丽敏;陈婕;汤茜;李景珊;陈兵勇
    2022, 1(11):26-29.
    [摘要](83) [HTML](0) [PDF 1.29 M](72)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性早熟女童乳腺tanner分期超声检查与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纳入的具有乳房发育症状的117例女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将女童划分为性早熟组(n=58)与非性早熟组(n=59)。两组分别进行乳腺tanner分期超声检查、骨龄(BA)检查与性激素检测,比较两组性激素、BA、乳房体积、tanner分期,对比治疗前后tanner分期变化,tanner分期与乳房体积、BA、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性早熟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乳房体积、BA均高于非性早熟组,雌二醇(E2)低于非性早熟组(P<0.05)。性早熟组Ⅰ、Ⅱ期比例低于非性早熟组,但Ⅲ、Ⅳ、Ⅴ期比例高于非性早熟组,两组tanne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性早熟组的Ⅰ、Ⅱ期比例高于治疗前,Ⅲ、Ⅳ、Ⅴ期比例低于治疗前,性早熟组治疗前后的tanne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体积、BA、FSH、LH、P与tanner分期呈现正相关性,E2与其呈现负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tanner分期可成为诊断性早熟的重要方式,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出新的可靠指标。
    9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对比
    贾燕鸿;李央▲
    2022, 1(11):30-32+39.
    [摘要](22) [HTML](0) [PDF 1.28 M](57)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测,以宫颈锥切术检验的病理结果评估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将宫颈锥切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金标准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患者共58例,占47.54%,阴性患者共64例,占52.46%;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其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准确性更高,且创伤较小。
    10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石俊华
    2022, 1(11):33-35.
    [摘要](17) [HTML](0) [PDF 1.25 M](3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扬中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诊断性刮宫检查,观察组(n=40)予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诊断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优于诊断性刮宫。
    11  微量C反应蛋白联合末梢血常规在发热患儿中的应用
    蔡燕鸿
    2022, 1(11):36-39.
    [摘要](21) [HTML](0) [PDF 1.19 M](34)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微量C反应蛋白联合末梢血常规在发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6月,抽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接诊的30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微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就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300例发热患儿中,出院诊断为病原体感染阳性240例,微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阳性238例,血常规检验阳性210例,单一微量C反应蛋白阳性211例。微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单一血常规、单一微量C反应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发热患儿中微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测定病原体感染准确率较高,使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获得准确的指导依据,应用价值显著。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月经特点及其诊断意义
    谢朝玲;刘颂平▲
    2022, 1(11):40-43.
    [摘要](18) [HTML](0) [PDF 1.31 M](6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月经特点对日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85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代谢异常组(26例)、代谢正常组(59例)。同期健康女性8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月经规律及对日后发生PCOS、PCOS合并MS的预测意义。结果代谢异常组与代谢正常组的月经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初潮后3、4年内及16~19岁时月经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女性从初潮后3年开始月经异常对于日后发生PCOS有预测作用,并随年龄增加预测作用逐渐增大。PCOS女性青春期月经特点对日后MS的发生没有预测作用。
    13  1例不明原因会阴坠胀痛妇女的病例报告
    姚婵娟;胡慧文▲;朱毅
    2022, 1(11):44-46.
    [摘要](40) [HTML](0) [PDF 1.15 M](43)
    摘要:
    [摘要]盆腔肌筋膜痛(MFPP)是一种常见的、非关节性的肌肉骨骼疾病,为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亚型,有22%~94%的CPP病例涉及MFPP。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女性康复中心接诊1例持续半年不明原因会阴坠胀痛的妇女,经检查考虑诊断为MFPP及腹内核心稳定性失衡。对患者进行以盆底肌及下腹壁肌为主的手法松解和以呼吸训练为主的运动康复,再结合磁刺激止痛治疗,取得了确切的疗效。手法松解相关肌肉结合磁/电刺激为目前治疗MFPP的一线方案,但以核心稳定性训练为主的运动康复为MFPP的治疗打开了新的思路,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14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Ⅰ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近远期效果
    毛文昕;吕欣茹;王婉芸;范雨;郑学海;闫刚▲
    2022, 1(11):47-49+56.
    [摘要](20) [HTML](0) [PDF 1.24 M](2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Ⅰ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Ⅰ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行筋膜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50例仅行筋膜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不能降低Ⅰ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复发率、改善预后,且会提高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可考虑不行淋巴结清扫术。
    15  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王倩
    2022, 1(11):50-52.
    [摘要](13) [HTML](0) [PDF 1.29 M](3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医院妇产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00例阴道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实施臭氧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pH值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微生态治疗情况比较,治疗组乳酸杆菌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道炎患者实施臭氧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阴道炎症状,改善阴道微生态,提高治疗效果。
    16  子宫内膜癌肉瘤1例并文献讨论
    郑嘉尧;王庆一▲
    2022, 1(11):53-56.
    [摘要](31) [HTML](0) [PDF 1.21 M](24)
    摘要:
    [摘要]子宫癌肉瘤亦称为恶性混合中胚层肿瘤,属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范畴,其生长非常迅速,恶性程度极高,发病率低,临床上十分少见。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死亡率高。近年来少有文献报道。本文通过1例子宫内膜癌肉瘤报道,开展对该病的相关讨论,同时引起临床医生对本病的重视及认识。
    17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在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
    段云
    2022, 1(11):57-59.
    [摘要](45) [HTML](0) [PDF 1.28 M](5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于渭南市临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的84例EMT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研究组术后应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针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MT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能够有效保障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8  穴位贴敷联合生化汤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效果
    黄祥娟
    2022, 1(11):60-62+66.
    [摘要](13) [HTML](0) [PDF 1.27 M](3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生化汤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妇产科门诊8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对照组口服生化汤100ml/次,2次/d,连用5d;观察组在口服生化汤基础上给予穴位(子宫、关元、神阙)贴敷,1次/d,连用2d。比较术后6、12、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术后1、2、3d阴道出血量和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42.50%(P<0.05)。观察组术后1、2、3d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生化汤可减轻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术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
    19  分娩镇痛中意外硬脊膜穿破后连续蛛网膜下腔置管对产妇产后头痛的影响
    刘瑞合;赵志强;武军;江润竹;杨园园
    2022, 1(11):63-66.
    [摘要](16) [HTML](0) [PDF 1.33 M](26)
    摘要:
    [摘要]目的对意外硬脊膜穿破的产妇采取连续蛛网膜下腔置管进行分娩镇痛的方法,主要讨论该方法对产妇产后头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60例意外硬脊膜穿破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分娩镇痛时意外穿破硬脊膜后,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硬脊膜穿破后行连续蛛网膜下腔置管的方式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硬脊膜穿破后换间隙继续硬膜外置管的方式进行分娩镇痛,将产妇产后7d内的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A)发生率、疼痛的程度和时长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产后7d内两组产妇PDPH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镇痛中意外穿破硬脊膜后采取连续蛛网膜下腔置管的方法,能够减轻产妇PDPHA的程度和时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  构建链式康复模式提升西部地区儿童孤独症 康复服务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周浩;杨锦;朱忠婷;赵魏情;王艺▲
    2022, 1(11):67-69.
    [摘要](7) [HTML](0) [PDF 1.38 M](30)
    摘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新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健康中国的建设必需转换重治轻防到防治并重的观念。这对医疗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需构建新的防治体系方能应对这种挑战,同时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在西部地区其诊疗资源极其匮乏,亟需构建一种新的诊疗模式提升其临床服务能力。拟通过构建ASD社区链式康复模式,阐述以家庭和社区为核心的链式康复模式在提升西部地区儿童ASD康复服务能力中的实践意义。
    21  PDCA循环对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的影响
    许金丽;金爱英▲;韩冰;向海燕;郭惠敏;叶蕾;吴继芸;沈洁
    2022, 1(11):70-72+83.
    [摘要](6) [HTML](0) [PDF 1.37 M](4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的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方法2020年1月至12月运用PDCA循环,开展提高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活动。通过确定活动主题、计划拟定,对2019年1月至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阴道分娩的1167名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并拟定对策;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持续改进,将2020年(改进后组)与2019年(改进前组)的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PDCA循环活动后,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不断提高,从改进前的49.4%提升至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在提高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中具有临床价值。
    22  口腔早期健康干预对乳牙列期错颌畸形的预防效果
    任小琳;陈巧▲
    2022, 1(11):73-75.
    [摘要](18) [HTML](0) [PDF 1.32 M](3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早期健康干预对乳牙列错颌畸形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重庆市区3所幼儿园126名2~4岁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3)、对照组(n=63)。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腔早期健康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儿童对错颌畸形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错颌畸形发病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早期健康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乳牙列期错颌畸形类型的发生率。
    23  支气管镜灌洗对急性大叶性肺炎患儿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
    许慧;马文秀;高国景
    2022, 1(11):76-79.
    [摘要](26) [HTML](0) [PDF 1.37 M](2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灌洗对急性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收治入院的99例急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支气管镜灌洗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患儿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10)及HMGB1水平,通过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支气管镜灌洗术对大叶性肺炎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0)及HMGB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0)及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观察组术后出现发热1例(2.00%),一过性咳嗽2例(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灌洗用于治疗急性大叶性肺炎患儿,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儿肺部炎症状态和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0)、HMGB1的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24  早产儿经上肢与下肢置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效果对比
    郑凤钗;熊晓萱;李雪萍
    2022, 1(11):80-83.
    [摘要](17) [HTML](0) [PDF 1.38 M](37)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早产儿经上肢与下肢置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效果差异。方法筛选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PICC置入早产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下肢静脉穿刺)和对照组(上肢静脉穿刺),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PICC留置时间更长;观察组送管困难率、导管异位率分别为4.17%、2.08%,低于对照组的16.67%、14.58%,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2%)高于对照组(8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穿刺置管时,两组患儿心率明显加快,但观察组穿刺置管时、穿刺置管即刻、置管后5min、置管后15min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ICC置管早产儿,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优势显著。
    25  正念认知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
    王清;吕敏;陈子婧
    2022, 1(11):84-86.
    [摘要](12) [HTML](0) [PDF 1.33 M](3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正念认知疗法在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全部患儿均接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系统式执行技能多家庭团体训练,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正念认知疗法,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在stroop色-词关联测验结果中,治疗6、12周后实验组的较差例数占比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stroop色-词关联测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开始时(P<0.05);在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中,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开始时(P<0.05)。结论正念认知疗法在改善儿童ADHD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6  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合并 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杨雪;何洁云;肖大为
    2022, 1(11):87-89+93.
    [摘要](42) [HTML](0) [PDF 1.35 M](19)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检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并接受常规血糖控制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仅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实验组孕妇采取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甲状腺、血糖水平,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甲状腺功能、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治疗中,以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27  不同指南血栓评估量表对产褥期静脉血栓预测价值比较
    冯占芹;惠培业;孙广宁;曹建英;张安超;宋晓莹;张君▲
    2022, 1(11):90-93.
    [摘要](13) [HTML](0) [PDF 1.30 M](28)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昆士兰卫生组织(QLD)、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CMAOG)、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和Caprini评分量表对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简称“我院”)收治的21例产褥期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分量表采用QLD、CMAOG、RCOG及Caprini。以产前和产后24h为时间节点,对患者风险因素评分和产前及产褥期预防性药物抗凝的理论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在RCOG指南指导下,产褥期理论预防性药物抗凝率最高,覆盖率达100.00%。产褥期VTE患者中,RCOG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为QLD和Caprini评分,CMAOG最小。结论在RCOG指南指导下产褥期药物预防抗凝覆盖面较广,能够覆盖更多VTE患者。四种血栓评估量表均能预测产褥期VTE的发生风险,RCOG评估量表对产褥期VTE发生风险预测价值更高。目前,我院存在VTE预防性药物抗凝使用不足的问题,医生应提高对VTE风险因素的认识和筛查,并加强对中、高风险VTE孕产妇的监护。竭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本文旨在探索其发病诱因及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
    28  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患者手术麻醉处理1例
    成红;郝子淼;李永乐▲
    2022, 1(11):94-96.
    [摘要](10) [HTML](0) [PDF 1.35 M](40)
    摘要:
    [摘要]子宫颈癌居女性妊娠阶段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患者手术、麻醉方案应充分考虑妊娠期母体和胎儿安全及手术需要,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和药物。本文报道1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经腹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维持患者循环稳定,抑制应激刺激炎症反应,减少全麻药物用量,减少患者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其生理状态,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29  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阴道分娩的效果
    林少敏;吴瑞芬;林佳;杨伟洵
    2022, 1(11):97-100.
    [摘要](8) [HTML](0) [PDF 1.33 M](46)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揭阳市慈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下行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组和C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T组在宫口开全或近开全时行会阴神经阻滞,C组未进行会阴神经阻滞。记录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长;记录两组缩宫素使用剂量,新生儿出生后5、10minApgar评分;记录两组胎头着冠、缝合会阴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产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T组第二产程缩短(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剂量,新生儿出生后5、10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T组胎头着冠、缝合会阴时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会阴神经阻滞能安全有效用于阴道分娩,提供良好镇痛同时缩短第二产程,提高镇痛满意度,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推广。
    30  孕早期体重管理对体重增长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
    杨梅萍,何可▲,李岚
    2022, 1(11):101-103+114.
    [摘要](9) [HTML](0) [PDF 1.42 M](3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实施体重管理对体重增长及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接受产检的400名孕早期孕妇,根据红白小球抽签结果划分观察组(红球,200名)与对照组(白球,200名)。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孕期管理,观察组孕妇开展孕早期体重管理。记录两组孕妇孕期不同时间体重变化,检测两组孕妇管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结果观察组孕妇通过体重管理后,孕12、20、24周体重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孕妇孕早期实施体重管理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控制其体重变化,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保障孕期安全,倡导运用推广。
    31  孕期个体化营养膳食指导对孕妇膳食结构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王雯雯;潘芳▲;王宏星
    2022, 1(11):104-107.
    [摘要](7) [HTML](0) [PDF 1.37 M](2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给予个体化营养膳食指导对孕妇膳食结构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孕妇是否选择孕期个体化营养膳食指导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400名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排除失访者,对照组有176名孕妇纳入研究,定期接受孕期常规保健;观察组有210名孕妇纳入研究,接受个体化营养膳食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和符合增重推荐标准的达标比例、孕期各类食物摄入量符合推荐标准的达标比例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长低于对照组,符合增重推荐标准的达标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期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及油脂类摄入量符合推荐标准的达标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肉类和奶类摄入量符合推荐标准的达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贫血、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实施个体化营养膳食指导对改善孕妇膳食结构及母婴结局具有重要价值。
    32  子宫压迫缝合术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价值
    廖旭日
    2022, 1(11):108-110.
    [摘要](9) [HTML](0) [PDF 1.29 M](2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预防前置胎盘(PP)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省信宜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60例PP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突然出现无诱因、无痛的阴道流血,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止血操作)和试验组(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各3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较参照组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6.67%)较参照组(26.67%)低(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在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敏
    2022, 1(11):111-114.
    [摘要](73) [HTML](0) [PDF 1.38 M](25)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在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减少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某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60例乳腺癌行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1,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为实验组2,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三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1应用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实验组2应用弹性胸带联合压力传感器,对照组应用弹性胸带。评价三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乳头乳晕坏死发生率、假体异位发生率、积液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美容效果。结果实验组l、实验组2皮下积液发生率、乳头乳晕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l假体异位发生率低于实验组2、对照组(P<0.05)。实验组1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1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实验组2、对照组(P<0.05);实验组1术后美学效果高于实验组2、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假体专用胸衣联合压力传感器可以预防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假体异位、乳头乳晕坏死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美容效果。
    34  儿童乳腺肿块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许佳斌;陈韵
    2022, 1(11):115-118.
    [摘要](21) [HTML](0) [PDF 1.40 M](35)
    摘要:
    [摘要]目的针对儿童乳腺肿块的临床特点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展开全面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42例儿童乳腺肿块患儿。19例为生理性肿块,纳入观察1组;23例为良性肿瘤,纳入观察2组。对患儿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进而明确疾病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情况,为疾病诊疗工作优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结果生理性肿块占比45.24%(19/42),发生于左侧、右侧和双侧分别为10、7、2例。其中4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另外15例因乳房微痛或乳头发痒就诊。临床接受触诊检查,证实有可扪及扁平肿块存在于乳房中央位置或靠近乳晕处。在肿块体积上,较大可为3.0cm×3.0cm×1.5cm,较小为1.0cm×1.0cm×1.5cm。肿块特点为可活动、柔软,存在轻微压痛,患儿第二性征均无变化。良性肿瘤占比54.76%,其中纤维瘤19例,单发及多发分别为16、3例,肿瘤直径最大为9cm。多发患儿中,肿块最多为5个。其中4例为乳头乳晕处小型肿块。另外乳腺血管内皮瘤、幼年性乳腺错构瘤各1例,在临床表现上和纤维腺瘤较为类似。观察1组,未进行特殊处理或治疗,要求定期进行复诊及检查。结果证实17例1年内肿块均自动消失,2例2年内自动消失。观察2组,确认具备手术指征后,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证实22例临床治愈,其中1例后期疾病复发。结论儿童乳腺肿块现阶段临床发生率有一定程度提升,临床接受乳腺超声检查,能够详细了解肿块情况并判断其性质,为疾病判断或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本种诊断方法对于儿童来说效果及安全性更理想。确定肿块性质为良性且具备手术指征者,可接受手术治疗,预后效果理想。儿童乳腺肿块为恶性概率较低,接受手术治疗近期效果理想,但是远期效果无法准确预料。
    35  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乳酶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盛华西
    2022, 1(11):119-121+151.
    [摘要](24) [HTML](0) [PDF 1.45 M](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乳酶生对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F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乳酶生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乳酶生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嗳气、便溏、纳呆、胃脘痞满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患儿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乳酶生治疗,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
    36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杜勇;崔永忠▲
    2022, 1(11):122-125.
    [摘要](13) [HTML](0) [PDF 1.39 M](7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徐州星晨妇儿医院门诊部收治的8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两组首先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情况、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5.01±1.58)d]、喘憋消失时间[(8.11±2.56)d]短于对照组的(9.47±2.42)d、(12.08±2.98)d(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3.19±0.41)L]、呼气峰值流速[(5.82±0.90)L/s]、肺活量[(3.95±0.46)L]高于对照组的(2.61±0.39)L、(4.68±0.81)L/s、(3.34±0.43)L(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7.02±1.34)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69±0.24)ng/ml]、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63.74±4.35)pg/ml]低于对照组的(9.86±1.68)mg/L、(2.58±0.35)ng/ml、(96.47±7.26)pg/ml(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能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利于患儿病症好转,值得推广。
    37  家庭护理对儿童眼病发生率及眼健康行为的影响
    张燕;任婉娜
    2022, 1(11):126-128.
    [摘要](12) [HTML](0) [PDF 1.31 M](30)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对儿童眼病发生率及眼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的102例健康检查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则加入家庭护理。比较两组的眼病发生情况,并通过特制问卷量表评估两组儿童眼健康行为状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近视、斜视、弱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的各项眼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儿童形成眼健康行为,降低儿童各种眼病的发生率,预防儿童近视,可推广使用。
    38  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刘杨;霍亚玲
    2022, 1(11):129-131.
    [摘要](14) [HTML](0) [PDF 1.40 M](41)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接收的70例颅脑损伤患儿,先随机抽取35例设为A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余35例则为B组,在A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总结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B组患儿的Fugl-Meyer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用于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39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低龄患儿服务质量的影响
    刘玮
    2022, 1(11):132-135.
    [摘要](12) [HTML](0) [PDF 1.35 M](24)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低龄患儿服务质量评分(有形性、可靠性、回应性、保证性、同理性)、并发症(感染、头皮血肿、中耳炎)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咽喉科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低龄患儿,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护理后(出院前)采用服务质量量表评定服务质量评分,统计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及服务质量评分中的有形性评分、可靠性评分、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服务质量评分中的回应性评分和同理性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低龄患儿护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有力帮助,值得推广。
    40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聂欢欢;张淑媛
    2022, 1(11):136-138.
    [摘要](13) [HTML](0) [PDF 1.33 M](40)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禁食禁水时间、住院时间等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对改善整体治疗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41  舒适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心肌酶、心功能指标以及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兆辉
    2022, 1(11):139-141.
    [摘要](15) [HTML](0) [PDF 1.35 M](23)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计划,观察组患儿应用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肌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心肌酶指标,健康宣教能稳定患儿家属的情绪,值得研究和借鉴。
    42  规范化护理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
    申华;顾敏;魏倩倩;杜新建▲
    2022, 1(11):142-144.
    [摘要](74) [HTML](0) [PDF 1.42 M](2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于滨州医院学院附属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将2021年2月1日至10月31日于滨州医院学院附属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5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满意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缩短宫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43  基于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下的延续性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的应用
    张娟;潘朝花
    2022, 1(11):145-147.
    [摘要](13) [HTML](0) [PDF 1.35 M](24)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下的延续性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7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56例,给予常规延续性干预)和观察组(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共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下的延续性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症状持续时间,随访3个月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急诊次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急诊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模式下的延续性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急诊次数,整体预后更好。
    44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蒋桂玉
    2022, 1(11):148-151.
    [摘要](18) [HTML](0) [PDF 1.46 M](33)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泰安市优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两组均干预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R4)、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同时采用自尊量表(SES)评估自尊程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QLS-R4、F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周时研究组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开展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家庭负担,改善患者自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5  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徐东升
    2022, 1(11):152-154.
    [摘要](12) [HTML](0) [PDF 1.36 M](26)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孕产妇在接诊急救中应用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8例急诊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常规护理)、观察组(n=49,常规护理联合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急诊孕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医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孕产妇在急救期采取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干预能提升急诊效率,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46  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在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价值
    张宗元
    2022, 1(11):155-157.
    [摘要](10) [HTML](0) [PDF 1.38 M](35)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在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个体化护理),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的血糖、血压、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的血糖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血压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很高的价值。
    47  康复护理对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邵丽
    2022, 1(11):158-160.
    [摘要](6) [HTML](0) [PDF 1.37 M](29)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在改善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运动(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
    48  分级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女性患者中的应用
    杨兰兰
    2022, 1(11):161-163+198.
    [摘要](15) [HTML](0) [PDF 1.45 M](23)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女性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收治的87例上消化道出血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临床指标、血液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体温和心率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女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优化患者临床及血液指标。
    49  人文关怀在产科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曹霏霏
    2022, 1(11):164-166.
    [摘要](13) [HTML](0) [PDF 1.38 M](30)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产科急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产科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数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统计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97.73%,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产科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50  安全护理在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缪洋洋
    2022, 1(11):167-169.
    [摘要](9) [HTML](0) [PDF 1.41 M](31)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安全护理在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收治的50例重症肌无力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负性心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重症肌无力护理中,安全护理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使之拥有积极心态,在临床护理中可扩大应用范围。
    51  基于护理指标构建的护理方法在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徐娜
    2022, 1(11):170-172.
    [摘要](7) [HTML](0) [PDF 1.47 M](24)
    摘要:
    [摘要]目的以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为例,探讨并分析基于护理指标构建的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护理指标构建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水平和结果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活动执行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用基于护理指标构建的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术后康复活动执行情况。
    52  精细化护理模式下心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朱秀艳
    2022, 1(11):173-175.
    [摘要](10) [HTML](0) [PDF 1.49 M](70)
    摘要:
    [摘要]目的探析精细化护理模式下心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12月于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疫苗接种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接种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下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接种依从性,降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接种效率,赢得儿童家长的青睐和认可,值得参考和采纳。
    53  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经腹宫颈癌手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
    李冬冬;王叶飞
    2022, 1(11):176-178.
    [摘要](9) [HTML](0) [PDF 1.40 M](22)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经腹宫颈癌手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82例经腹宫颈癌手术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应用综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的五项麻醉复苏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五项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保温措施,可缩短麻醉复苏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54  家长心理疏导与多元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赵珊珊;孙恋冬▲
    2022, 1(11):179-181.
    [摘要](9) [HTML](0) [PDF 1.49 M](23)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家长心理疏导与多元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家长心理疏导+多元化护理干预),每组各35例。另选取每名患儿的直系亲属一位(共70例)。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CD-RISC)以及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的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且处于围手术期患儿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同时对其家长实施心理疏导能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效果较常规护理模式更理想。
    55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朱桃会
    2022, 1(11):182-184.
    [摘要](14) [HTML](0) [PDF 1.42 M](31)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CG)与实验组(EG),每组各30例。CG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EG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结果护理干预后EG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CG组,术中与术毕时体温高于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的科学运用对减轻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有积极影响。
    56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全程营养干预在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金明
    2022, 1(11):185-188.
    [摘要](14) [HTML](0) [PDF 1.63 M](3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全程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基于ERAS的全程营养干预,统计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的人体测量指标、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的上臂肌围(MAMC)及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的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的全程营养干预可有效调节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人体测量指标。
    57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程慧
    2022, 1(11):189-191.
    [摘要](7) [HTML](0) [PDF 1.45 M](27)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的8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情绪、睡眠、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调节患者情绪,改善术后睡眠,提高其满意度。
    58  宫腔镜微型钳/剪撑开器在清洗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
    马婷婷;李美丽▲;刘晓燕
    2022, 1(11):192-194.
    [摘要](60) [HTML](0) [PDF 1.50 M](26)
    摘要:
    [摘要]目的对宫腔镜微型钳、微型剪撑开器在清洗消毒杀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宫腔镜手术使用的100件宫腔镜微型剪与微型钳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单双编号方式将宫腔镜微型剪与微型钳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使用常规宫腔镜器械清洗消毒方式进行处理,观察组借助宫腔镜微型钳/剪撑开器对器械进行清洗,对比两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各种检测方式下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高达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械撑开器在宫腔镜微型钳与微型剪清洗消毒灭菌应用中能极大程度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保证器械清洗质量,避免因细菌残留导致器械清洗不当造成的院内感染。
    59  积分制在儿科实习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梁展穗;梁意妹;张月坚;李燕凤
    2022, 1(11):195-198.
    [摘要](28) [HTML](0) [PDF 1.56 M](25)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积分制用于儿科实习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共69例实习生和10名带教老师设置成对照组(未采取积分制,常规开展护理教学),将2021年5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共41例实习生和10名带教老师设置成观察组(在护理教学期间采取积分制),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实习生及带教老师满意度为95.12%、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06%、50.00%(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学习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分制用于儿科实习护理教学效果理想,能提升实习生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并提高护生理论、操作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值得采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妇儿健康导刊 ® 2023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3584号-1;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