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39-41.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梅毒36例,研究妊娠梅毒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寻求早期有效处置措施,改善妊娠结局,将梅毒对妊娠的危害降至最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东台市中医院皮肤科性病中心门诊就诊的36例妊娠梅毒患者的资料,依次接受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结果36例妊娠梅毒患者RPR检查结果显示,滴度1∶2~1∶8之间18例,1∶16~1∶32之间12例,1∶32以上6例;TPPA检查显示患者均呈阳性。36例患者中1例临近分娩未接受治疗,1例青霉素过敏给予红霉素治疗,其余予以芐星青霉素治疗,患者中死胎1例,人工流产2例,自然流产2例。产后新生儿7例RPR阳性,TPPA检查显示均呈阳性;跟踪随访得知多数患者在1年内RPR结果转为阴性,仅有3例1年后转阴。结论妊娠梅毒患者早期运用RPR、TPPA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可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并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